封面新聞記者 車家竹 攝影 雷遠東
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玉糝、東坡腿、東坡芽膾、東坡墨鯉、東坡餅、東坡酥、東坡豆花……蘇東坡一生創作了大量關于美食的詩文,這些詩文不僅蘊含著他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更是藏著大量宋代飲食文化密碼。蘇東坡與飲食已經成為一個文化符號。
齊東方
5月20日下午,新一期東坡大家講上新。著名考古學家、四川大學教授齊東方,來到四川工商學院眉山校區岷江大講堂西廳,帶來一場主題為《蘇東坡與宋代飲食》的精彩講座。
齊東方以考古學的獨特視角,從蘇東坡的美食人生切入,通過出土文物、文獻典籍與蘇軾詩文互證,揭開宋代飲食文化的鮮活圖景。
“歷代都有美食家,宋代有如陸游、黃庭堅、蘇東坡,他們共同創造、促進、發展了中國的美食文化,而其中蘇東坡又獨領風騷。”齊東方講道。“蘇東坡,成就有很多方面,很多人從不同的角度研究他。提到蘇東坡的吃,人們多把它作為蘇東坡的嗜好甚至軼事來說。如果從宋代飲食文化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他的一大貢獻。”
傳習志愿者向齊東方提問
宋代已經開始吃火鍋了嗎?宋代人聚會、宴飲一般都吃啥、喝啥?講座結束后,來自四川工商學院的余恩慧、楊悅、馮迪、龔琪琳四位傳習志愿者帶著自己的疑問,和齊東方教授探討起宋代關于“吃”的問題來。
如果按宋代方式復刻《前赤壁賦》中的“肴核”,宋代人聚會、宴飲一般都吃啥、喝啥?在齊教授看來:“可能會喝米酒或黃酒,一般來說在影視中所復刻的場景,都是遵循考古發現的圖像來還原,宋代最可能出現的飲食場景。”
有學者質疑“東坡肉”起源,認為南宋《事林廣記》記載的“東坡脯”實為牛肉干,如何看待文獻與民間傳說的偏差?這個問題也引起了齊教授的興趣,“其實東坡肉本身不是重點,而是后代人根據傳說創造出的詞匯。更重要的是如何看待文獻,不能盲目相信文獻,因為文獻也是人寫的,需要有一種分析能力,辨證看待,比如筆記、小說、詩詞等都可以作為歷史的證明,但也需要謹慎分析。”齊教授與志愿者探討起來。
齊東方
蘇東坡在《赤壁賦》中提到的“舉匏樽以相屬”,考古發現的宋代酒器是否真有匏(葫蘆)制器物?若想從考古學角度研究蘇軾的飲食,最值得挖掘的一類遺址或文物是什么?齊教授表示考古發掘很多都是偶然的事情,那偶然發掘能夠帶給我們更多對歷史的思考和尊崇。
宋代的主要烹飪方式是什么?宋代已經開始吃火鍋了嗎?“火鍋是一種全人類都有的烹飪方式,同時火鍋是人類最早發現的一種吃法。”齊教授說。“宋代的烹飪方式中有煎、炒、蒸等,只要有火和容器,就可以做火鍋,所以火鍋其實也是最簡單的烹飪方式。”
蘇東坡說: “凡物皆可以觀,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鋪糟啜醨(būzāochuòlí),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
蘇軾對美食的態度,其實也是他對人生的態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