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溫州龍灣區(qū)永興第二小學,一段女家長在群里指責班主任潘老師的聊天記錄在網(wǎng)絡上流傳,引起了大量網(wǎng)友的關注。
在曝光的聊天記錄中,女家長表示,自孩子上一年級起,就遭受了不公正對待。
起初孩子被老師冤枉,她本想著忍耐一下事情就會平息,但沒想到老師后續(xù)竟給孩子“穿小鞋”,這種情況一直延續(xù)到孩子五年級。
從女家長所發(fā)的語音內(nèi)容可以推測,她指出老師存在一些不當行為。比如,老師曾對學生說“如果讀書不好,就別來讀書了”,還曾打電話給學生家長(女家長的丈夫),提及讓其丈夫與女家長離婚。
此外,老師疑似對該學生采取冷處理方式,甚至引導其他同學說這名學生是來學校“蹭飯”的。
女家長發(fā)完4段語音后,被班主任老師移出了群聊。
不過,目前僅依據(jù)女家長單方面的說法,還無法全面了解整個事件的全貌。
與此同時,有知情人士提供了一份情況說明,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似乎更為合理。
學校給出說法
從上學期開始,該學生頻繁出現(xiàn)不來學校讀書的情況。每天早上學生沒到校時,班主任都會通過微信留言或者打電話的方式通知其家長。起初,媽媽還會配合學校送孩子來上學,但后來,電話和留言都不再回復,班主任只能聯(lián)系孩子的爸爸(爸爸在瑞安工作,一個月才回來一兩次),爸爸再通過打電話給家里來叫孩子上學。到了這學期,孩子的厭學情緒愈發(fā)嚴重,從3月28日起就再也沒來學校讀書。老師多方溝通無果后,只能暫時擱置此事。由于孩子每天待在家里玩手機不來上學,媽媽開始將責任歸咎于學校老師,進而引發(fā)了此次“網(wǎng)暴”事件。
錄音內(nèi)容解釋
關于“學校老師不給孩子吃飯”
學校每頓午飯的餐標為13元/頓。由于該學生學期初一周只來學校一次或者兩次,不在學校會導致午餐浪費。班主任聯(lián)系家長后提出,學校有備份午餐,當天來的時候可以在樓下領一份飯吃,當頓算錢,期末將多余的餐費退回家長賬戶,這一安排完全是出于人性化考慮,家長當時也接受了。所以,“不讓孩子吃飯”的說法純屬無中生有。
關于“打罵、侮辱學生”
該學生是班級的后進生,作業(yè)長期不寫,媽媽也幾乎從不參與孩子的學習。作為班主任,因為學習問題批評過學生,也多次把她叫到辦公室進行耐心溝通,上學期間還多次給孩子額外補習相關知識點,從未出現(xiàn)過嚴重的毆打、謾罵或攻擊學生的情況。
關于“慫恿父母離婚”
老師曾將相關情況截圖發(fā)給爸爸,關于此事,老師提供了發(fā)給爸爸的截圖記錄。由于孩子沒有來學校讀書,老師在微信找她媽媽,媽媽卻不知道女兒沒來上學,去敲門結(jié)果門鎖了,隨后媽媽開始埋怨爸爸。老師叫孩子來校無果后,聯(lián)系孩子爸爸叫孩子上學,并非離間夫妻關系、讓他們離婚,所謂“慫恿父母離婚”的說法完全是造謠。
學生家庭情況說明
該家長家共有三個女兒,小女兒由外婆撫養(yǎng),兩個女兒跟隨媽媽生活,而爸爸長期在瑞安務工,一個月只回來1 - 2次。家庭中夫妻關系不和諧,孩子性格內(nèi)向沉郁。孩子多次找母親溝通時,母親總是將矛盾指向父親,指責父親或孩子的不是,卻從未反思自己的問題。媽媽作為家庭主婦,從未外出工作,在家也不怎么照顧孩子,早飯、晚飯都不做給孩子吃,買菜也是孩子自己解決。孩子自己有平板,沉迷游戲,同時由于長期不學習導致學習吃力,厭學情緒更加嚴重。
目前,這位母親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嚴重的心理問題,甚至有過鬧自殺的行為。
來源 甌越好學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