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銀高鐵,是青島至銀川高鐵大通道的簡稱,作為中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貫通華東、華北、西北地區,推動區域經濟互聯互通的重要使命。
然而,多年來因部分線路運能受限、規劃推進緩慢等問題,這條“大動脈”面臨“腸梗阻”困境。隨著近年來國家戰略推進和地方積極爭取,其350公里時速的全線貫通目標漸行漸近,但挑戰與博弈并存。
青銀通道的規劃起于山東青島,途經濟南、石家莊、太原、綏德,最終抵達寧夏銀川,全長約1500公里。根據2016年《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其線路被劃分為五大段落分段推進:
1. 濟青高鐵。濟青高鐵于2018年建成通車,極大縮短了山東省會與沿海城市的時空距離,成為青銀通道中運行效率最高的段落。
2. 石濟客專與石太客專。石濟客專和石太客專分別以250公里/小時和200公里/小時的設計時速運營,承擔華北地區東西向與南北向客運功能,但受限于速度等級,仍難以滿足長途高鐵需求。
3. 太綏高鐵。太原至綏德段被納入“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規劃標準為時速350公里,但目前因線路走向爭議尚未正式開工。其中,榆林市力促高鐵過境中心城區,試圖通過調整線路提升樞紐地位,而原方案經呂梁綏德更注重經濟性和工程可行性,形成博弈焦點。
4. 太中銀鐵路(綏德至銀川)。這一區段長期作為青銀通道的“短板”,設計時速僅160公里且客貨混運,遠無法匹配高鐵網絡整體效率。陜西省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正加速爭取其升級改造或新建時速350公里高鐵,以破解運能瓶頸。
我們來看青銀高鐵的總體規劃,沿線經過的省會城市雖然很多,但是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省會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系不多,而且沿途地級市的體量普遍不大,這也是青銀高鐵面臨最大的問題。
就拿已經建成的路段來說,石太客專連接石家莊和太原兩大省會,實際上運營標準只有200 。即便如此,這趟高鐵線路建成已經很多年了,依然不飽和,車次密度并不高,所以這一段升級難度很大。
再來看看最麻煩的太綏高鐵,這是十四五規劃實施路段,這也是青銀通道最后的腸梗阻路段。
太綏高鐵,連接山西省太原市與陜西省綏德縣。線路起自太原樞紐陽曲西站,經由山西省太原市和呂梁市后跨越黃河,在陜西省榆林市境內接入延榆鄂高鐵綏德西站,正線全長296.33公里,設計時速350。
事實上太綏高鐵進入勘察設計階段之后,國鐵集團一直沒有啟動項目的預可研審查,這意圖很明顯,就是建設的必要性不強,或者是標準需要重新論證。
石太客專和石濟客專尚不能以350標準建設,太綏高鐵經過的是更西部的地區,人口密度更低,建設350似乎完全沒有意義。
而且整個青銀通道全程350的希望幾乎是沒有了,太綏高鐵依然堅持350又有多大的意義呢?
所以青銀通道的腸梗阻只怕會長期存在下去,而且全線建設350高鐵更是遙遙無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