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出“昏招”,在印巴沖突中反手轟炸巴基斯坦境內中資大壩,事后雙方同時致電中國,我國21個字予以回應,定調印巴關系,那么,印度為何要炸中資大壩?這場較量之后,誰又是最后的輸家?
印度為何要轟炸中資大壩
在此前印巴矛盾升級中,雙方進行了以一場空中較量,在此過程中,印度戰機趁夜色轟炸了巴基斯坦境內一座大壩。這座大壩位于巴控克什米爾的杰赫勒姆河上游,橫跨尼勒姆河峽谷,名叫尼勒姆 - 杰勒姆水電站大壩,距離印控克什米爾僅有50公里左右,據悉這座大壩發電量能夠達到51.5 億千瓦時,承擔著巴基斯坦15%的電力供應,主要負責向克什米爾地區和旁遮普省供電,建成以來,直接改善了當地大約40%家庭的用電條件,并且大壩尾水隧道下游連接著杰赫勒姆河,對下游500萬居民的灌溉和防洪安全影響巨大。
更關鍵的是,這座大壩由中國企業承建,是中巴經濟走廊框架下的關鍵能源合作項目之一,可強化中巴在基建領域和能源安全的深度綁定。
這座大壩所在的杰赫勒姆河,是印度河水系下的重要一環,在此次印巴沖突中,印度就暫停了《印度河水條約》,關閉上游多座水閘,試圖將水資源作為利器,給巴基斯坦施壓,而這座中國修建的大壩,一定程度上可幫助巴基斯坦擺脫對上游印度的依賴。
很多人猜測,印度之所以瞄準這座中資大壩,其中一個關鍵目的便是為了借此打擊巴基斯坦,使其陷入能源危機,同時也借此破壞中巴經濟走廊建設,試圖遏制中國“一帶一路”在海外的戰略布局。
另外,由于在此次交火中,巴基斯坦用殲10c,成功擊落印度5架戰斗機,包括3架“陣風”,一架米格29以及一架蘇30,這些戰機都是目前印度空軍配備的先進型號,尤其是法國制造的“陣風”戰斗機,印度曾稱其為“世界上最好的戰機”,印度專家甚至自信的認為,雖然陣風只是4.5代戰機,但一架具備足夠的能力對抗中國5架殲20,并且價格不菲,一架就達到了2.9億美元。
然而這次實踐較量后,印度不僅損失了超9億美元,還 “顏面掃地”,因此也有人認為,印度轟炸中資大壩,很可能是對此做出的報復行為。
不過,這一次印度卻并未如愿,大壩雖出現了明顯的炮彈轟炸痕跡,部分配件設施也遭到了損壞,但并沒有影響大壩的發電蓄水等工作,一切照常運轉。
并且,按照《日內瓦公約》,明令禁止攻擊民用基礎設施,印度先是將水資源“武器化”,又轟炸電力設施,種種行為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嚴厲譴責,其國際形象嚴重受損,接下來或將面臨更嚴峻的輿論壓力。
有意思的是,美國在空戰之前,曾選邊站,表示會“全力支持”印度,但空戰交手后,美國副總統直言,印巴沖突與美國毫無關系。這種緊急“劃清界限”的行為,可以說毫無責任感,然而在印巴達成停火協議后,美國總統卻又聲稱是美國的斡旋調停,才促成了兩方停戰。
中資大壩被炸后我國如何回應?
5月10日,在印巴宣布停火當天,兩方同時與中國通了電話,巴基斯坦在表示愿意立即停火的同時,也對中國為停火做出的斡旋努力表達了感謝,并表示不會放松警惕。中國對此表示,支持巴基斯坦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并強調,一旦停火就要共同遵守,避免沖突再起。
與印度的對話,則表示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但印度應該徹查真相,而不是無端指責鄰國。
至于此次印巴之間緊張局勢的持續升級,我國給出的評論則是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搬不走的鄰居,都是中國的鄰國。21個字直接定調中國與印巴的關系。
無論是印度還是巴基斯坦,作為我國重要鄰國,在區域合作中有著密不可分的地緣關系。如今國際局勢變幻莫測,維持地區穩定至關重要,在中國的調停下,印巴不會繼續升級矛盾。雖然印度不愿承認,但外界普遍認為,此次短暫較量后,巴基斯坦的戰略短板依舊存在,但印度才是最后的“輸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