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兩個月的時間,以啤酒為依托的青島啤酒集團,提速完成 多元化布局和戰略性重組:整合飲料集團、加碼黃酒賽道,劍指非啤酒業務增長極。
通過資源整合和渠道協同,青島啤酒正從單一的啤酒制造商向綜合性飲品集團轉型,在全酒類市場中或將能產生“1+1>2”的協同效應,助力青島啤酒突破行業發展瓶頸。
5月7日,青島啤酒公告擬以6.65億元收購即墨黃酒100%股權,將這家擁有45年歷史的老牌黃酒企業納入麾下。
數據顯示,即墨黃酒2024年實現營收1.66億元(+13.5%),凈利潤3047萬元(+38%),凈利率高達18.4%。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即墨黃酒總資產為9.08億元,凈資產為2.03億元。
相關專業人士指出,青島啤酒此番收購即墨黃酒作價6.65億元,相較其凈資產溢價超過2倍,且未設置業績補償和對賭協議。若黃酒行業持續收縮,6.65億元投資可能淪為沉沒成本。
本次股權收購交易完成交割后,即墨黃酒將成為青島啤酒的全資子公司。青島啤酒解釋稱,此次收購將進一步豐富產品線,形成啤酒與黃酒的淡旺季互補,能共享渠道資源開拓新的增長點,構建更具市場競爭力的跨品類產品組合。
電商平臺顯示,即墨黃酒產品矩陣覆蓋從89元氣泡黃酒到2969元三十年陳釀的完整價格帶,還包含清香型白酒等衍生品類。
不過 ,有專業人士指出,即墨黃酒盡管去年實現營收、凈利雙增,但黃酒市場整體偏小眾化、消費市場高度集中在江浙滬地區,能否成為青島啤酒的“第二增長曲線”還要打一個問號。
青島啤酒2024年財報顯示,公司面臨銷量與營收雙降的挑戰。全年營收321.38億元(-5.3%),銷量753.8萬千升(青島品牌銷量-4.84%),其第四季度虧損6.45億元,凸顯啤酒行業季節性波動帶來的經營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原材料成本下行或為利潤提供支撐。公司透露,2025年主要原材料采購已基本鎖定,成本呈下降趨勢。這或許解釋了在營收下滑背景下,凈利潤仍能實現1.81%增長的原因。
先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青島啤酒戰略性重組整合接連推進多個“大動作”,在入局黃酒之前,青島啤酒正式確認了控股股東青島啤酒集團的戰略重組進展。
根據青島市政府決定,青島飲料集團已整體劃轉至青啤集團,成為其二級企業。 這一動作標志著青島啤酒在非啤酒業務領域的布局邁出關鍵一步。
青島飲料集團旗下擁有嶗山礦泉水、青島葡萄酒兩大百年“中華老字號”品牌,總價值達440億元。
其中,葡萄酒業務表現尤為亮眼,旗下青島華東葡萄釀酒有限公司自2015年以來持續保持雙位數增長,202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13%,利潤增長20%。
目前,青島華東擁有“華東”與“青島”雙品牌, 該集團通過“青島牌”已涉足威士忌、白蘭地等烈酒賽道,推出了單一麥芽威士忌、VSOP白蘭地等創新產品。
大概一年前,華東葡萄酒還處在“營收掛零”的漩渦中做垂死掙扎,但似乎經過一年的“割肉”改革,從業績反饋來看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效。
在此之前 ,華東葡萄酒先是剝離了不賺錢的騎士酒堡,隨后宣布將持有的青島華東也買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青島也買酒”)34%的股權全部掛牌轉讓,底價為204萬元。
出售資產輕裝上陣的華東葡萄酒在產品創新層面也做出一些調整。 去年 五月份,華東鮮葡干白葡萄酒正式上市引起了熱烈反響,很快成為青島人招待游客的一大“特產”。
2024年6月30日,華東尚賀酒莊奠基儀式及產區干白品鑒會在寧夏青銅峽鴿子山舉行,標志著華東葡萄酒正式落子“世界葡萄酒之都”寧夏,進一步擴大生產線。
總之,對于葡萄酒、烈酒而言,青島啤酒的渠道優勢還有不小的增長潛力,相關專業人士指出,真正的機會在于把啤酒消費者轉化為葡萄酒用戶,當前調整已初見成效,但能否突破區域酒企天花板仍需觀察。
文中部分圖片源自Unplash、青島啤酒官網
LOOKVIN ARTICAL
往期內容回顧
工資加獎金近600萬澳元...
朋友圈驚現山寨奔富...
大裁員消息一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