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車剮蹭路邊車輛,責任怎么劃分?”“送貨途中突發疾病算工傷嗎?”5月19日,在信陽市潢川縣順豐快遞中轉站門前,一場聚焦新就業群體權益的民法典普法活動火熱開展。潢川縣司法局聯合弋陽街道辦事處、河南文良(潢川)律師事務所,將法律知識“送貨上門”,為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快遞小哥”送上定制化法治服務。
宣傳活動現場,弋陽司法所聞有炳以快遞員熟悉的“送貨三輪車”作比喻,生動解析勞動關系:“這輛車看似屬于公司,但實際由你們駕駛和維護。就像平臺用工,表面是靈活接單,但依據《民法典》第1191條,若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用人單位需承擔侵權責任。”結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護典型案例”,邱凱律師重點講解了交通事故責任劃分、社保繳納、勞務合同簽訂等法律盲區,并提醒快遞員保存訂單記錄、事故現場照片等關鍵證據。
針對快遞員提出的“配送糾紛調解難”“異地維權成本高”等問題,律師逐一解答,工作人員現場發放《民法典實用案例手冊》等資料200余份,引導快遞員“遇事找法、解紛靠法”。
本次活動共解答法律咨詢20余人次,梳理快遞員高頻訴求10余項,涵蓋交通事故賠償、工傷醫療保險、勞動關系解除、職業傷害保障等內容。
隨著新業態經濟蓬勃發展,潢川縣司法局一是將持續推進“法治護航新就業”行動,不斷增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法治觀念和維權意識;二是開通新業態勞動者法律援助“綠色通道”,提供“一站式”糾紛調解服務;三是通過“線上+線下”普法矩陣,常態化推送勞動維權、合同風險防范等知識,以法治力量護航新業態健康發展。
從“送貨人”到“護法人”,潢川縣司法局以“小快遞”傳遞“大民生”,用貼近生活的普法形式為新就業群體筑牢權益屏障,讓每一位勞動者都能感受到“法治陽光”的溫暖與力量。(通訊員:聞有炳 邱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