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客社: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圖文 /林鴻東
數日前,筆者曾介紹過一張由新加坡華人王予攝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歐厝老照片,畫面定格了"走街仔仙"白山龍在佛祖宮廟埕"打拳賣膏藥"的場景。這位安溪籍江湖藝人的活動范圍并不限于歐厝,其足跡遍及同安乃至整個閩南地區,與其齊名的尚有黑臉堂、孤線弦夫婦等民間藝人。
據悉,白山龍出身安溪走街仔仙世家,其兄白玉山同操此業,兄弟合稱"雙白",然白山龍聲名尤著。有傳聞稱其娶彭厝女子為妻,但關于老照片中主角身份,尚存爭議——或為白山龍本人,或為其兄白玉山,亦可能是其兒子。若有讀者收藏其真實影像,懇請惠賜為盼。
所謂"打拳賣膏藥",系以武術、戲法、耍蛇聚攏觀眾,穿插兜售膏藥、蛇藥、塔糖及行軍散的市井營生。有人給我發來白山龍行軍散的照片,瓶身上注明“白山龍消化行軍散”字樣及蛇形商標。這種市井文化在新中國成立后盛行于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漸次式微。
白山龍兄弟也經常去劉五店三岔路口 走街,有位劉五店人曾回憶道:
“這些打商的正式表演之前先要敲著鑼走街串巷吆喝,言說今日某某來到貴寶地,晚上六點借 車路頭 三岔路口一用,打商賣膏藥,希望各位鄉親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云云。------ 那時來劉五店“打傷賣膏藥”最頻繁的當屬 白山龍 與白玉山(據說兩人是兄弟)兩個團。那時鄉下電視仍未普及,文娛活動匱乏,二白儼然是最火的明星,沒有人知道誰是劉德華,卻沒人不知道這二位。------ 雜耍、變錢、變珠子這些都是暖場節目,我最喜歡看的是壓軸戲——放蛇。------ 所賣的藥現在仍記得名字的一個是鷓鴣菜,是打蛔蟲的。另一個是 行軍散 ,號稱能治百病。------ 那些 用步數命名的蛇究竟長什么樣現在已經記不真切,唯有威武挺立著的眼鏡蛇和慵懶盤人脖頸上的大蟒印象尚清晰,它們無一不比見人就逃的水蛇威風。演出的最后仍舊是賣藥,小伙伴們便都在這時散場了,帶著各種回味,各種悵然若失……”
寫到這里,在讀者的印象中,白山龍僅僅是一位曾經紅火的安溪江湖藝人,一度我也是這樣認為的。然而,在調查白山龍的資料時,意外了解到了他有個徒弟在海滄,姓名為李良贊。
李良贊十五歲到安溪拜白山龍為師,三十四歲回家。白山龍給愛徒李良贊取了一個藝名叫“李保山”,意為“保護山龍”。在李良贊眼中,師父并非一般的江湖術士,而是德高望重的武士大師、民間醫師,其最為了不起的本領是治療蛇傷的醫術與草藥知識。
藝成歸來后,李良贊在海滄開設了一家小小的蛇傷診所,成為海滄遠近聞名的蛇傷專家。2010年,李良贊的閩南蛇傷療法被列入廈門市第三批非遺保護名錄項目,并因此成為區級傳承人,其實也是廈門唯一的蛇傷療法傳承人。 如今,他的青草園里種植著多達上百種的治療蛇傷的青草藥,他還把小診所改成了“閩南蛇傷療法非遺傳習中心”。
李良贊的轉型,折射出傳統走街藝人的當代蛻變——當市井賣藝難以為繼,他們選擇以更專業的姿態延續技藝。
江湖路遠,傳承未絕,只是換了人間。
疑似白山龍照片
白山龍徒弟李良贊
白山龍徒弟李良贊
白山龍徒弟李良贊
LOOKERS鷺客社 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歡迎關注鷺客社,投稿聯系微信號:DONGE110
本篇圖文均為原創,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歡迎轉發、群發給你的朋友,歡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撰寫論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轉載,請通過公眾號后臺申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