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消息,阿里大文娛集團宣布即日起更名為虎鯨文娛集團,旗下阿里影業擬更名為大麥娛樂。虎鯨文娛集團發布全員信稱,此次品牌煥新,與阿里巴巴秉持的“回歸初心,重新創業”一脈相承,也是公司根據自身戰略做出的關鍵決定。
未來,大麥娛樂將以“創造高品質的現實娛樂體驗,讓每個人都快樂”為使命,圍繞“娛樂和AI”兩大戰略關鍵詞,力求成為亞洲領先的具有科技基因的現實娛樂公司。
“我們致力于創造更無與倫比的現場體驗、互動體驗、沉浸體驗,這將區別于數字化、碎片化、虛擬化的數字娛樂方式,我們稱之為‘現實娛樂’。”大麥娛樂總裁李捷現場介紹,全新的大麥娛樂將持續投入開發優質原創內容,力求成為亞洲領先的具有科技基因的現實娛樂公司。
全新的大麥娛樂將持續投入開發優質原創內容。
據悉,自2014年成立以來,阿里影業逐步完成了對內容投制、票務平臺、宣傳發行、影院服務、IP商業衍生、藝人經紀等文娛全產業鏈的整合貫通,已成為國內領先的線下娛樂消費服務公司。
從單一電影業務,到電影、演出、IP商業衍生、劇集的多元業務拓展,阿里影業以長期主義的戰略定力,逐步完成線下娛樂內容、消費場景、產品平臺的全面建設,打造多元穩定的增長引擎,為面向以現實娛樂為核心賽道的戰略升級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發布會現場,李捷展示了一組數字:過去11年,阿里影業用300多部電影、240萬場次的演出、400多個小時的劇集,給數十億人次帶來了豐富的娛樂內容體驗,這些數字背后,展現了阿里影業為好內容全力以赴的投入和決心。
這些數字背后,展現了阿里影業為好內容全力以赴的投入和決心。
未來,全新升級的大麥娛樂將保持與頭部內容創作者攜手的初心,與行業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更具原創性的內容,打造更具影響力的娛樂IP,進一步強化IP商業衍生能力,打造更富活力的藝人經紀平臺,創作更多現實娛樂精品內容。
阿里影業2025財年業績亮眼 IP衍生業務成新增長點
在5月19日,阿里影業曾發布的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中,阿里影業以強勁的業績表現吸引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財報顯示,阿里影業本季度營收高達6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50.36億元大幅增長33%,經調整EBITA為人民幣8.09億元,同比增幅達61%,連續5年實現盈利;歸屬于公司所有者的利潤為人民幣3.63億元,同比增長28%。展現出公司業務的蓬勃發展態勢。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大麥業務和IP衍生業務成為新的增長點,分別實現了20.57億元和14.33億元的收入,同比增幅顯著。
其中大麥營收20.57億元,同比增長236%;分部業績(扣除成本及銷售費用)12.3 億元,同比增長339%。營收及業績大幅提升主因是,演出市場景氣帶動大麥票務GMV及現場演出內容業務增長。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2024年全國營業性演出票房同比增長15.4%,大型演唱會同比增長78.1%。
此外IP衍生業務收入與業績增長均超過70%。可以看到,在電影市場陷入低迷的環境下,IP衍生目前正逐漸引起各方的關注。
據悉,IP衍生業務主要包括三項,一是阿里魚IP轉授權業務,向上游版權方獲取優質IP資源,通過向下游商家授權并收取授權費用實現價值轉化;二是聯合運營業務,與天貓平臺合作,共同運營潮玩類目及IP電商旗艦店;三是錦鯉拿趣(KOITAKE)潮玩開發業務,創新性整合潮玩IP與影視綜藝內容,打造并銷售特色潮玩產品。
報告期內,阿里魚授權IP商品零售額實現同比大幅增長,推動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提升超90%。
目前,其IP矩陣已覆蓋二次元、文博文創、影視綜藝、教育體育等多個領域,已簽約了三麗鷗家族、寶可夢、環球影業、蠟筆小新、Chiikawa等IP。潮玩品牌錦鯉拿趣(KOITAKE) 將潮玩IP與多個影劇綜結合,打造了風格各異的潮玩產品。截至目前,錦鯉拿趣已自主研發、簽約了超10個潮玩及動漫IP,包括《滄元圖》《戀與制作人》等知名IP;同時,錦鯉拿趣合作影視內容已達40余部,其中多數為熱播影視作品,包括《永夜星河》《白月梵星》《甄嬛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
IP衍生業務分部實現收入約14.3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8.28億元同比增長73%;分部利潤達3.80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18億元大幅增長7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