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樂媽媽是廣州地區很有影響力的譜系家長,我們曾多次報道過她。
揚樂媽媽和揚樂
這次,我們又采訪到揚樂媽媽,她說現在的暖男揚樂,也曾冷冰冰過。
“揚樂三歲多時,每次我一靠近他,他就屁股對著我,不想和我互動,他當時很討厭我。”
原來,當時的揚樂媽媽每次靠近孩子,就問他這是什么,或者把他的東西搶過來,和她提要求再給他。
而現在的揚樂,可是十足的暖男一枚。
揚樂和妹妹
遇上“倔脾氣”又“刻板”的譜系孩子,很多家長會“硬碰硬”地對著干,效果卻不好。
這些年,揚樂媽媽漸漸摸索出了有效的應對方法,希望能分享出來,為其他譜系家長排憂解難。
先說結論:面對孩子的倔強和刻板,應該給他“挖坑”,等待機會添一把火,讓“冰塊”融化。
以下為揚樂媽媽的自述。
1.
先讓孩子愿意和你在一起
再讓他做“你想讓他做的”
揚樂三歲多的時候,對外界事物幾乎都不感興趣,教什么都很難,每次我一靠近他,他就屁股對著我,不想和我互動。
為了找到和揚樂互動起來的切入點,我調轉方向:只要他對我的任何聲音、動作、表情有反應,就認真記錄下來。
比如揚樂特別喜歡我用大猩猩的口吻夸他,只要發現他做得很棒的時候,我就模仿大猩猩的聲音說:“揚樂好棒,揚樂好棒。”
他還很喜歡聽碎玻璃的聲音,每次叫他,我就加上“叮鈴”聲,原來不理我的他,慢慢會很喜歡我叫他,走過來靠近我。
他喜歡吃什么、去哪個地方,對哪些人感興趣......我都梳理出來。這樣,我就更了解他了,知道用什么方式來切入,可以讓他對我有好的反應。
揚樂
現在揚樂長大了,會和我聊天了,如果是拷問式的,他還是不會理你的,所以我會經常和他一起異想天開,聊很多他喜歡的幽默有趣的東西。
不管是3歲還是十幾歲,當他覺得和你在一起特別開心,有共同話題的時候,再讓他做一些事,他就愿意去嘗試,在這過程中才可以真的幫助到他。
比如揚樂小的時候不喜歡刷牙,他的認知不足以支撐他知道刷牙是為了讓口氣變清新、防止蛀牙。
偶爾抓著他,讓他把這件事完成,是可以做到的,但長期來說,一遍遍讓他刷,他又不愿意,到最后,他可能學會了,但不會主動去刷,那時的你其實是沒有任何辦法的。
我當時在揚樂的漱口杯上貼滿了1、2、3、4……好多他喜歡的數字。他很喜歡那個杯子。
然后我用步驟讓他知道刷牙是怎么回事:“第1,是拿起牙刷;第2,是裝水;第3,是擠牙膏……”
結合他喜歡的東西去引導他,他就會很喜歡這個過程,而不覺得痛苦。只要他愿意去做這件事,就會有很多機會去引導其他的事。
比如,我有時候把牙膏藏起來了,說到“第3是擠牙膏”的時候,他會發現牙膏不見了。他就看著我,想說牙膏,但是還不會說,這時候就是我引導他說牙膏。他也會明白“要怎么和媽媽溝通,她才會來幫我。”
揚樂6歲以后都是獨立去刷牙洗臉了,早上起來,自己能做得非常好,自理能力現在也不用擔心了。
揚樂
2.
用他理解的方式
解開刻板思維
有小齡家長問,難道就只能玩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了嗎?
其實,如果連他們感興趣的東西你都不能加入,你又憑什么會覺得,ta和你玩別的東西會開心?又怎么帶ta去玩一些ta不感興趣的東西?
當孩子喜歡和你玩ta感興趣的東西以后,才可以有機會拓展。
我一直很感激揚樂在3、4歲的時候有很多“刻板行為”,就是狂熱地喜歡著的東西:
他喜歡電梯,我專門帶他去坐電梯;
他喜歡看停車場,我專門找周末一天,什么都不干,就帶他去停車場。在這一過程中有很多互動交流,可以不斷練習我想讓他練習的東西。
慢慢的,你也會發現孩子的刻板行為依然存在,但是對象會變化:
比如他現在不喜歡電梯了,但是很喜歡用五子棋在棋盤上擺各種造型,這是讓他放松的事情,他也有自己的世界,我不會強制不讓他玩,很多東西都是可以在其中引導的。
當孩子興趣越來越廣泛的時候,就不會執著于原來某一個很低幼的東西。但同時,隨著興趣的廣泛,能力的提升,刻板愛好會變成刻板思維方式。
比如我們從家里出發去學校,你預想到今天周一,A路肯定會堵車,你走了B路,見狀,孩子非要走B路,你說不行要遲到了,這時就會有很多爭執。
還不如一開始的時候告訴他:“現在A路大塞車,走這條路很慢,你覺得是B路好還是C路好?”孩子就說:“那我們選擇去B路吧。”如果他一定要走A路,你可以通過結果引導他,以此形成一個閉環:“今天走A路,我們可以試試看會不會遲到,要多少分鐘,你來計時。”
我和揚樂就干過這種事,那天遲到了20分鐘。中午的時候我帶他去走了B路,我說B路一般沒什么人,看一下需要多久,果然比A路少了不少時間,這樣他就得到了切身的體會:A路確實麻煩。
其實有時候,說不定我們才是刻板的一方,一定要孩子按我們的思維方式去行事,但是他卻不知道你為什么要這么做。
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用他能理解的方式,運用五感和體驗,在這過程中引導他去理解我們為什么是這么思考的。
3.
用行動鼓勵
消解畏難情緒
最近,我有一個很大的感觸,就是內驅力和主動學習的重要性。
因為我看到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很多譜系孩子一二年級還能做作業,到了三年級以后就完全不能做作業了,成績很難往上,可能會面臨退學。
揚樂1、2年級的時候作業“不咋地”(那時為了讓他情緒穩定,我有時候是放棄作業的,希望他能夠保持對學習的熱枕),現在到了四年級,他能跟上課業了,成績還不錯,所以我會覺得這件事很神奇,因為以前我沒有放很多心思在他的學業上。
但是當他覺得“我是需要學習的”,他自己愿意去學的時候,我會用很多方式去激勵他。
比如:
在孩子寫字發脾氣,說自己永遠都做不好的時候,我會拿出他很小時候寫的字,讓他去對比,告訴他,努力永遠不會白費。 我會帶孩子去我的大學參觀,讓孩子產生憧憬,告訴他,媽媽當年是怎么上的大學,在里面學會了什么。 上周,我帶揚樂去了本地的重點中學,我也沒有期待他要考什么重點中學,就是覺得,讓他看到“好的東西”是什么樣子的,見見世面,激勵一下他。
揚樂媽媽帶揚樂參觀區重點中學
當孩子刻板、固執己見的時候,把樂趣解決方案鼓勵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事件呈現出來,讓他在運用五感去體驗,在這過程中,那些僵硬的東西就會消解。
本周五晚8:30,我們將迎來揚樂媽媽做客暖星直播間,對以下問題進行解讀:
孩子“被動能力”可以,但很少主動行為;
你教才會,不教孩子就不會主動學習;
機構表現很好,生活中能力不能呈現;
和家長互動不錯,卻不和其他人交流;
這次直播,還有揚樂媽媽的實操哦。通過實操告訴你,如何提升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趕快預約吧
??????
口述、圖片| 揚樂媽媽
采編 |心怡
“暖星之家”機構服務,掃碼咨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