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無聲,歷史有痕。八十載光陰流轉,抗戰的烽火歲月依然銘刻在中華民族的記憶深處。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觀察者網特別推出“抗戰史上的今天”欄目,每日與您共同回望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
1932年5月21日
本莊繁下令第14師團和第10師團在哈爾濱集結,準備進攻黑龍江的抗日武裝。
國民黨政府監察院長于右任以《上海停戰協定》未送立法院審議即擅自簽訂,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彈劾行政院長汪精衛。
國聯調查團由哈爾濱返沈陽。
1933年5月21日
關東軍在給陸軍中央電報中說:“就鞏固與確立滿洲國而言,在華北建親日政權最為必要。”
板垣電復關東軍司令部,告以華北策反內變工作困難,因一、華北反蔣部隊缺乏統一號令之中心人物;二、反蔣派內部復雜,合流不易;三、反蔣派并非就是親日派,更非就是親滿派;四、國民黨南京中央政府的威權尚未驟失,反抗中央的人仍多顧慮。
汪精衛電北平當局表示:“我軍應付方案,政府實難遙制”,授權何應欽、黃紹竑、黃郛“便宜處置”。
北平軍分會召開各將領會議,討論數小時無結果,惟決定在白河線抵抗日軍進攻。其時各路守軍后撤,潰兵涌進北平,強占民房。當晚便衣隊有在北平暴動謠傳,市民爭相出城逃難。
1934年5月21日
日方復天津市政府稱,日在津修飛機場是國民政府同意的。
1935年5月21日
日陸相林銑十郎由東京出發,赴偽滿視察。
天津日本駐軍從本日起騷擾河北省府、天津市府、市黨部等機關。日軍向于學忠索要白、胡事件兇手,并誣指天津市長張廷諤等為元兇、于學忠為縱使者。日武官影佐禎昭、關東軍參謀副長板垣等主張逮捕于、張為質。張因此躲避,于亦戒備。天津市黨部委員全部請假。
日人為統制蒙鹽,由偽滿財政部在多倫布告蒙鹽收買辦法。偽滿財政部也聲明,察省各盟旗所產蒙鹽均由偽滿收買,不得外運。
鄭孝胥被日關東軍壓迫辭職,由偽軍政部長張景惠繼任。
對日關東軍派兵消滅義勇軍孫永勤部一事,殷汝耕訪高橋坦,擔保中國當局竭力“剿匪”,關東軍無需派兵入關。
行政院通過外交部呈報中美、中德公使館升格為大使館案。
1936年5月21日
日關東軍叫嚷要單方面廢棄《九國公約》。
田代召見永見等會議,宣示日軍部意見。
天津滿鐵事務所附設華北長途汽車運輸公司成立,并用武力接收津唐線華商永固長途運輸公司,僅付車價2.4萬元。
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應市公安局請求,派巡輔密探協助搜查書店收繳愛國書刊。同時,還宣布禁止唱《義勇軍進行曲》《畢業歌》等9首革命歌曲。
1937年5月21日
日本駐華北領事會議開幕。
18日抓捕拋尸嫌犯后,天津海河又發現浮尸。
國民政府令裁撤西安綏靖公署。
孔祥熙特使偕郭大使訪英財相張伯倫進行談判。
1938年5月21日
日本大本營決定“擴大徐州會戰戰果”,下令進攻蘭封、歸德、永城、蒙城以東地區。
薛岳部第64、74兩軍合擊日軍第14師團,克豫北內黃。
蔣介石派西南行營參謀長程澤潤赴廣州,與有關人員商討保衛華南問題。
朱德、彭德懷向各兵團首長發出指示:為了戰勝日本帝國主義,支持華北的長期抗戰,部隊的一切必須建立在自立更生的基礎上,不依賴國民政府的接濟,堅決和敵人的經濟封鎖作斗爭,打破國民黨用物質限制我軍發展的企圖。
中共山東省委將中共中央分給山東的一批紅軍干部派往各地工作。
陶德曼通知王寵惠:德國政府決定召回在華軍事顧問。
1939年5月21日
中共中央指示朱德、彭德懷:八路軍今后主要發展方向是華中,望令蘇魯豫支隊在可能時酌派一部兵力并地方干部,去徐州東南宿縣、靈壁一帶活動,了解蘇皖邊區情況,并建立當地工作,以便南與周駿鳴、西與彭雪楓取得聯系。八路軍蘇魯豫支隊在彭明治、吳法憲率領下,向徐州東南地區挺進。
英美照會日本政府,不容改變上海公共租界組織。
1940年5月21日
從本日至28日,日機每日出動50至60架連續轟炸重慶。
日首相米內在官邸舉行宴會,歡迎陳公博一行。
陳公博在東京發表談話稱:中日兩國自事變以來,均蒙受莫大之犧牲,今已認識再戰則兩敗俱傷,和則共存共榮,因此,應相與奮起,共謀和平。
陳誠部收復湖北沙市后,突破荊門。日軍情勢危急,又向宜昌出擊,占領宜昌。
1941年5月21日
國民政府公布《滇緬鐵路基金公債條例》,債額為1000萬美元。
18集團軍總部發布指示:為了開展大規模交通戰(準備在青紗帳起后開始),各兵團應注意研究與準備多種多樣靈活的交通破擊的有效方法,以達到不使用大兵力也能使交通戰廣泛長期的開展起來。
《大公報》應蔣介石的要求發表《為晉南戰事作一種呼吁》的社論,重復蔣介石誣蔑八路軍坐視敵軍進攻,不配合友軍作戰的謠言。當晚,周恩來致函《大公報》張季鸞、王蕓生批駁謠言,指出《大公報》所引并非事實,并說:“敵所欲者我不為,敵所不欲者我為之。”要將此信在《大公報》發表,以揭穿敵人的謠言。張全文刊發信件,還發表了長篇社評《讀周恩來先生的信》,說“最好毛澤東先生能來重慶與蔣委員長徹底討論幾天”。6月17日,毛澤東致電周恩來:“你的信和《大公報》的文章,我都看了,很有意思,你那封信寫得很好。”
美國政府核定借供國民政府修筑滇緬路建筑材料價款1500萬美元,又運費300萬美元。
1942年5月21日
日軍對冀中軍區采取“拉網掃蕩”未能捕捉到我軍主力和領導機關后,以部分兵力追擊我突圍到滹沱河以北的部隊,同時以第41師團替代已乏部隊繼續對冀中中心區“清剿”。 冀中區黨委則認為是敵人撤退,于本日和次日連續發出指示,令轉移到外線的第6、8、9軍分區主力部隊返回中心區。第6、第8軍分區部隊返回后遭圍攻,損失很大,第9軍分區獲悉后折回白洋淀地區。
陜甘寧邊區文委會開展文化運動并撥款萬元援助自香港脫險歸來的文化界人士。
緬境英空軍一隊撤至我國內地。
1943年5月21日
日政府公布戰時糧食自給對策。
鄂西會戰中,日軍第3、13、39師團從鄂西枝江、宜都一線出發,沿長江南岸向宜昌推進,發動第3期作戰。國民黨第6戰區部隊在長陽、漁洋關一線阻止日軍,在清江兩岸激戰。
我空軍冒雨轟炸鄂西宜昌日軍高級司令部、軍事倉庫及城郊重要工事,完成任務,安然返航。
汪偽“清鄉”委員會駐皖辦事處,開始在蕪湖、當涂兩縣“清鄉”。
毛澤東電周恩來轉告季米特洛夫電文:共產國際主席團將于5月22日向各支部公布關于解散共產國際的提議,提出這項提議的理由主要是說這個組織形式,已不適合各個國家共產黨繼續發展為本國工人政黨的需要,并且還成其為障礙,請在中共中央急速討論,并將決定告我們。毛澤東在來電中說政治局會議于21日決定完全同意此種提議。待收到共產國際主席團正式提議后,當即發表中央的正式決定。
中美互換《審判駐華美軍人員刑事案件換文》,規定:凡美國海陸軍人員,沖或在中國觸犯刑事罪款,應由該軍軍事法庭及軍事當局單獨裁判。
1944年5月21日
滇西戰役第二階段,第1集團軍渡江擴張戰果。蔣介石下令,遠征軍主力“乘機渡河,擴張戰果,進攻騰沖、龍陵、芒市之敵而占領之”。
河南會戰中,第36集團軍總司令李家鈺率部轉移途中與日軍主力相遇,在陜縣秦家坡中敵軍埋伏,不幸犧牲,時年53歲。國民政府追贈為上將。他是繼張自忠后第二位犧牲的集團軍司令。
李家鈺
中共六屆七中全會在延安楊家嶺召開。在歷時11個月的會議期間,先后召開了8次全體會議。毛澤東代表政治局作了工作報告,周恩來作了關于重慶談判的情況報告。全會討論并通過了毛澤東起草的《中央關于城市工作的指示》,通過了黨的七大主席團、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候選人名單和會議日程,以及準備向黨的七大作的政治報告、軍事報告和準備提交黨的七大討論的黨章草案。全會決定由任弼時起草《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1945年4月20日通過此決議并閉會。
冀魯豫軍區9分區于河南滑縣之雙營村斃傷偽軍400余人,分區參謀長胡乃超左腿中彈,因傷勢嚴重并發感染,于次日犧牲。
廣東東江縱隊之廣九隊炸毀港九鐵路第4號鐵橋,使敵交通中斷,敵之第一期“清鄉”破產。
1945年5月21日
國民黨“六大”閉幕。
桂北我軍攻克金城江、五圩。
皖北的宿南戰役打響,第一階段從本日至6月22日,新四軍圍攻鄭家集設伏打援;第二階段從6月24日至7月1日,攻擊袁店集和界溝集,設伏打援。是役共殲偽第15師2個整團和2個團的大部及1個團一部,計2100余人,不僅鞏固了渦河以北陣地,且開辟了宿南新區,使津浦線西8個縣的根據地聯成一片。
王若飛會晤民盟負責人黃炎培、冷遹,將毛澤東在“七大”所作《論聯合政府》的報告給他們看。
(綜合、修訂自《中華民族抗日編年》《中國抗日戰爭大事記》《八路軍大事記》《新四軍大事記》《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大事記》“抗戰直播”等)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