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驚曝:2020年出生孩子一生極端氣候頻次或達1960年出生者7倍。世界氣象組織早有預警:近十年是兩百年最熱十年。人類活動搞出的氣候變化,讓極端天氣又強又頻還亂了規律。
以前說“萬年一遇”的事兒,如今在咱生活里越來越常見。《自然》雜志新研究設了三檔升溫情景:1.5℃、2.
5℃、3.
5℃。結合人口數據和氣候模型,算出不同年代人一生遇極端氣候的比例。
結果讓人心里一緊:年紀越小,碰上“前所未有”極端氣候的概率越高。
就說熱浪吧,1960年出生的人只有約16%經歷過全球極端熱浪。2020年出生的娃呢?升溫1.
5℃時這比例漲到52%,6200萬人受影響。
要是升溫到3.5℃,92%的娃躲不過,足足1.
11億人啊。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例子更直觀:三種升溫情景下,當地兒童熱浪經歷次數全超“前所未有”閾值。這還只算2020年出生的,加上5到18歲的孩子,3.
5℃情景下受影響人數達15億。控溫1.
5℃能讓6.
54億兒童避開風險,差距多大可想而知。其他災害也差不多,熱帶國家的孩子哪怕在1.
5℃情景下,負擔也最重。
高排放情況下,全球幾乎所有孩子都得面對“前所未有的一生”。
研究還畫了地圖,能看清各地一生遇極端氣候次數的差異。布魯塞爾孩子升溫2.5℃時預計經歷18次熱浪,柏林孩子才9次。
更揪心的是社會不公:經濟脆弱地區95%的兒童會遇極端熱浪,資源充足地區是78%。住房差、適應能力弱,這些孩子被暴露在風險中,保護卻最少。現在全球排放還在漲,離《巴黎協定》1.
5℃閾值只差0.
2℃了。
按目前減排路徑,到2100年升溫可能達2.
7℃,遠超安全線。研究盯著2020年出生的孩子,可5到18歲的16.
9億孩子都在受威脅。科學家急呼:必須控溫1.5℃以內,優先保護脆弱群體,把代際公平放進政策里。
想想咱農村娃,天氣一極端,莊稼收成受影響,日子能好過嗎?這事兒不是遠在天邊,就跟咱種地、過日子緊緊相連。
現在不行動,以后孩子的苦頭可不少,咱能眼睜睜看著?大家說說,該咋做才能給孩子留個好點的氣候環境?
關注咱天氣號,后續咱接著聊各地應對極端氣候的實招。
以上信息供參考,具體氣候政策以相關部門發布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