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
奢侈品如果不能接地氣,
在中國就會被國潮平替掉!
奢侈品品牌中風口浪尖的香奈兒宣布“全球價格協調”,越來越難以適應在中國的狀態了。
早前,香奈兒被傳出或于2025年將中國員工總數從462人縮減至373人的消息。
盡管,香奈兒中國回應稱,該消息不實,未來在中國的人員發展計劃不變,同時將升級拓展中國市場的零售網絡。
然而,以香奈兒為代表的外國奢侈品,確實在中國市場上,越來越沒了地位。
事實上,這種問題,早就在全球其他地區發生。
今年1月,香奈兒表示將在美國裁員70人,約占在美員工總數的2.5%。
香奈兒稱,裁員決定是此前限制支出舉措的結果,將有助于公司“更好地適應當前的經濟挑戰”。
香奈兒表示,“我們預計任何市場的需求都會有起伏,美國仍然是公司長期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過,在外界看來,只是口花花而已,美國市場對香奈兒的消費欲望大幅下降,才是真相。
而中國,作為世界奢侈品的第一大消費國,也開始不待見香奈兒。
尤其是大批國潮品牌涌現,不止是平替,更在設計上貼近中國人的審美,也讓洋奢侈品的水土不服更加嚴重。
對此,香奈兒除了打出降價牌外,也開始考慮與中國供應鏈企業合作。
去年12月,羊毛紗線貿易公司新澳股份發布公告,旗下全資子公司鄧肯公司擬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新投資者BARRIE KNITWEAR LIMITED。
后者為成立在英國的羊絨服飾制造商,并于2012年被法國奢侈品牌香奈兒收購。
收購完成后,新澳股份對鄧肯公司的持股比例從100%降至60%。
有觀點即指出,奢侈品牌與中國供應商合作的原因則是,其希望以使用來自中國的工藝來拓展自身文化價值,并給出重視特定市場的信號。
此外,還有傳聞稱,香奈兒有望在無錫開出地級市首店。
香奈兒做“下沉市場”,能成嗎?
香奈兒在中國為什么賣不動了?
對此,新浪財經閆妍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異域風情的奢侈品靠社交炫耀能贏一時。
主打中國潮流的品牌才能在中國長久真香。
當然,奢侈品在全球經濟下行中,都在戰略收縮,不僅是在中國。
對于香奈兒而言,也不能例外。
至于香奈兒傳聞中的所謂地級市首店,即使真的有,也不過是蹭首店經濟的熱點,刷一波存在感。
但這卻不意味著香奈兒進軍下沉市場,只是一次營銷秀而已。
香奈兒在中國賣不動,主要是三個原因:
其一全球環境,經濟下行中,奢侈品不是口紅。
其二是國潮影響,中國國潮向多品類蔓延,不止是奢侈品平替,更在創意和創新上,都較之奢侈品更有沖擊力。
其三是情緒價值,年輕人不再炫富,而更崇尚個性化,這讓奢品在年輕一代中出現銷售斷層。
香奈兒在中國的未來,或許將越來越不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