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國范圍內掛網藥品價格治理的深入,以不用顏色進行價格預警的方式擴圍,已經顯示出上升為國家層面價格治理措施的趨勢,據賽柏藍從相關處了解,顏色價格預警未來可能掛鉤企業的信用評價,并進一步影響醫院采購。尤其對價格空間低的產品而言,代理體系難以維系,繼兩票制、帶量采購之后,價格治理再次壓縮了代理商的生存空間。
10個藥品,重點監控
5月20日,上海市醫藥集中招標采購事務管理所發布《關于公布2025年3月藥品掛網公開議價采購監管品種名單的通知》,公布最新重點監控品種、超“黃線”品種、未通過公允性品種等名單(完整名單見文末附1)。
上海重點監控名單按照藥品采購金額降序排列,今年已更新1月至3月的三批監管名單,共涉及12個藥品、9個品種。
據梳理,被納入最新一批重點監控名單的10個藥品中,來自兩個廠家的利肺片分別位于第一、第三位,使利肺片成為該月名單中涉及總采購金額最高的品種。
包含上述兩款利肺片在內,該月名單中有8個藥品今年已連續三個月在榜,其中6個藥品連續三個月居于重點監控品種采購金額Top6,如注射用二羥丙茶堿、活血通脈膠囊、注射用糜蛋白酶等。
與重點監控品種一起公布的還有新申請超“黃線”品種、原在庫超“黃線”品種各10個,均按照超黃線幅度降序排列。2020年至今,上海已先后公布25批價格超“黃線”幅度較大采購品種名單,點名多個藥品。
此外,10個未通過公允性的藥品,也是按照超提示價幅度降序排列,涉及保婦康凝膠、寧心寶膠囊、六味地黃丸等品種。
藥價、用量…
重點品種持續被監控
“紅黃綠線“議價在上海實施已久,上海藥事所公布的重點監控品種名單也是
以“紅黃綠線”監測預警機制為基礎,結合采購總金額形成,僅作為對醫療機
構的提醒,供其作為采購參考等。
除上海之外,國家衛健委、福建省醫保局更新過多批“重點監控”名單。
國家衛健委的《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聚焦于臨床使用不合理問題較多、使用金額異常偏高、對用藥合理性影響較大的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于2023年1月更新至第二批,包括奧美拉唑、人血白蛋白、頭孢哌酮舒巴坦、依達拉奉等30個品種(名單見文末附2)。
福建省醫保局發布的《醫保重點監控藥品和重點關注藥品清單》以月均發貨金額、銷售額增幅等為依據,從2020年起按年度更新,今年2月已更新至第六批(名單見文末附3)。
相比于國家衛健委,各省醫保及藥品招采部門更關注藥品價格與用量,以省平臺為監測主體,聚焦藥品價格高、采購量大等情況。
藥價監測是醫保部門近年來的重點工作,尤其在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系統建成以來,省平臺之間相互獨立、數據不互通的情況得以打破,為全國藥品價格治理奠定基礎。
2024年,國家醫保局組織開展“四同藥品”(即同通用名、同劑型、同規格、同廠家藥品)價格治理,運用統計方法測算形成該產品具有代表性的價格水
平,引導企業主動糾正、下調掛網高價,規范了2.7萬余個藥品品規的價格。
國家醫保局提出,各省份要堅持守土有責,嚴防變更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或改換規格包裝等“改頭換面”漲價行為。對此,多省已明確表態,例如上海作為藥價監測領域的先進省份之一,表示要“維護藥品市場價格秩序穩定,堅決控制上海成為藥品‘首漲地’”。
隨著全國掛網藥品價格一覽表完善,各地掛網價格信息將可全量匯總展示,首漲、高漲幅等異常價格行為也將被予以標識,各地藥品掛網價格異常將持續被
糾正,其影響也將進一步傳導至醫藥企業。
在由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主辦,賽柏藍承辦的第45屆中國醫藥產業發展大會上,中國醫藥專業代理聯盟理事長劉煜表示,價格空間的萎縮,將導致傳統藥企營銷渠道向商業遷移,渠道覆蓋向多樣化轉變。
附1:上海
附2:國家
附3:福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