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這件事,其實藏在每天的飯桌上。
想要吃得舒服又健康,記住三個「不刻意」的小原則:
第一,主食要「雜」但別「精」。
很多人覺得養生就得吃貴的,但最實在的辦法是給主食「摻沙子」—— 早餐煮雜糧粥時丟把燕麥、紅豆,午餐燜米飯加半碗糙米,晚餐蒸個紅薯當主食。
這些粗糧自帶膳食纖維,吃完肚子不容易餓,還能幫腸道「做運動」。
但別為了求快買那種加工過的速溶粗糧粉,天然食材的口感和營養才是最好的。
第二,口味要「淡」但別「寡」。
炒菜少放鹽和醬油是老生常談,但可以用香菇、番茄、檸檬汁來提味,既保留食物本味,又減少鈉的攝入。
比如煮面條時加片番茄、撒把蔥花,清淡卻不單調。
另外,每周不妨安排兩天「輕食日」,做點清蒸魚、白灼菜,讓腸胃歇一歇。
第三,吃飯要「慢」但別「趕」。
現代人吃飯像打仗,匆匆扒兩口就放下筷子,其實細嚼慢咽才是給身體減輕負擔。
每口飯嚼 15-20 下,不僅能讓唾液充分分解食物,還能讓大腦及時收到「吃飽了」的信號,避免吃撐。
家里可以備個小沙漏,吃飯時看著沙子慢慢漏,節奏自然就慢下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