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下午茶或追劇時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樣,總想抓點零食解解饞。而那些商家們早就摸透了我們這種心理,貨架上擺滿了所謂的“低脂”“高纖維”“零添加”的零食,包裝清新,吸引眼球,廣告詞更是直戳我們這些減肥黨的心窩。但是你知道嗎?有些零食看似很健康,很綠色,實際上是暗藏熱量炸彈,吃一包=干兩碗飯!接下來,菜衛衛給大家分享三種披著“健康”外衣的“偽減肥零食”,很多人還在天天吃,看看你中招了沒?
一、果蔬脆片
這兩年果蔬脆片憑借“非油炸”“高纖維”的旗號,火得一塌糊涂,草莓干、秋葵脆、香菇片……顏色鮮艷,口感酥脆,吃起來既有水果的酸甜,又有蔬菜的清香,廣告里還總強調“保留天然營養”,不少減肥黨把它當蔬菜替代品。你知道嗎?市面上90%的果蔬脆片都是“油炸大戶”!
有些商家為了追求酥脆口感,大部分果蔬脆片采用的是真空低溫油炸技術,雖然美其名曰“非油炸”,但這種工藝只是降低了油的沸點,實際上仍需經過油炸工序。有一些混合果蔬脆,配料表里白紙黑字寫著“棕櫚油”,脂肪含量高達32克/100克。按一包30克算,吃下去近10克油,相當于喝了一湯勺!油炸過程中,高溫加工會破壞維生素C,B族等水溶性營養素,膳食纖維大量流失,營養還不如新鮮蔬菜的1/3。
部分商家還會額外加糖、鹽調味。比如“蜂蜜香蕉片”,糖含量直逼30%,齁甜的口感讓人停不下來,一包下肚輕松攝入200大卡,抵得上一小碗米飯。
二、膨化谷物麥片
膨化谷物麥片這幾年成了早餐新寵,尤其是水果麥片,五顏六色的果干搭配酥脆的谷物,看著就有食欲。燕麥片本是減肥界的“頂流”,主打“方便快捷”“營養均衡”。很多人覺得用牛奶泡上一碗,既能補充膳食纖維,又能吃得飽。但市面上許多“花式麥片”早已變了味。巧克力球、蜂蜜圈、水果粒……包裝上印著“高纖維”“全谷物”,實際成分表里燕麥排倒數,白砂糖、植脂末卻占大頭!
有些商家的麥片配料表前三位是“小麥粉、白砂糖、植脂末”,燕麥含量不足10%。這類麥片經過膨化加工,升糖指數(GI值)飆升,吃后血糖坐過山車,餓得更快。為了增加甜味,一包50克的麥片含糖量可能超過15克,比可樂還高。
雖然標榜“富含膳食纖維”,但實際靠添加菊粉、抗性糊精等人工纖維湊數。這些成分雖能促進排便,卻無法像天然谷物纖維那樣調節腸道菌群,長期吃還可能引發腹脹。
三、風味酸奶
酸奶一直是被我們視為健康飲品,尤其是果粒、谷物酸奶,口感豐富,深受年輕人喜愛。酸奶本是補鈣、助消化的好選擇,但貨架上多數“風味酸奶”根本是“含糖飲料”!草莓味、黃桃味、芝士味……看似健康,包裝花哨,實際上含糖量高得驚人。
普通風味酸奶每100克含糖量10-12克,相當于2.5塊方糖。果粒/谷物酸奶含糖量15-20克,相當于4-5塊方糖。品牌“草莓果醬酸奶”更是高達22克,相當于5.5塊方糖。這些糖分主要來自添加的白砂糖、果葡糖漿,以及果醬(其含糖量可能比水果本身高3倍)。此外,為了增加濃稠度,還可能添加增稠劑、明膠等添加劑。
有些商家吹噓的“XX億活性益生菌”,經過胃酸洗禮后存活率不足0.01%,想靠它調節腸道?不如直接吃泡菜或納豆。
減肥期到底該吃啥?這幾款零食既解饞又健康:
原味堅果:堅果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和膳食纖維,是減肥期的理想零食。像杏仁、核桃、腰果等,每天吃一小把(約30克),既能增加飽腹感,又能提供必要的營養。
無糖酸奶:真正的無糖酸奶配料表只有生牛乳和益生菌,蛋白質含量≥2.3克/100克,碳水化合物<6克/100克。雖然口感偏酸,但搭配新鮮水果或堅果,既能改善口味,又能控制熱量。
凍干水果:凍干水果采用冷凍干燥技術,最大限度保留了水果的營養和風味,且不添加油脂和糖分。像凍干草莓、藍莓等,每100克熱量約200大卡,膳食纖維含量高,適合作為下午茶點心。
海苔片:海苔熱量低(每100克約150大卡),富含膳食纖維、碘和鈣,口感酥脆,適合喜歡咸口的人。獨立包裝的海苔片方便攜帶,隨時來幾片解解饞。
全麥制品:全麥面包、全麥餅干等富含膳食纖維,升糖指數低,能提供持久的飽腹感。選擇配料表第一位是全麥粉、糖含量<5克/100克的產品,搭配低脂奶酪或水煮蛋,就是一頓營養豐富的加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