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軍律師.
如需幫助可關注,私信必復。
自認,簡單來說,是指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對另一方當事人陳述的不利于自己的案件事實的承認。當事人自認的,對方可以免于舉證。
那么,哪些情形的自認有效呢?
(一)普通民事訴訟庭審程序中的自認
在常規(guī)的民事訴訟庭審過程中,自認是較為常見的。當一方當事人明確表示承認對方所主張的不利于自己的事實時,該自認通常會產(chǎn)生相應效力。
(二)委托訴訟代理人在權限范圍內的自認
當事人委托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時,除授權委托書明確排除的事項外,委托訴訟代理人的自認視為當事人本人的自認 。
需要注意的是,自認僅限于訴訟過程中的承認,這里的訴訟過程指以下情形:
?開庭審理前的準備階段及開庭審理的過程自認的;
?初審程序、上訴審程序、再審程序自認的,但不包括其他訴訟(另案)中的陳述;
?庭審、證據(jù)交換、詢問、調查過程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的承認,口頭自認的;
?在起訴狀、答辯狀、代理詞等書面材料中的自認。
在上述訴訟過程以外對于己不利的事實的承認,屬于訴訟外的自認。訴訟外的自認,屬于證據(jù)的一種,只具有一般證據(jù)的地位和效力,并不免除另一方當事人的舉證責任,可與其他證據(jù)一并衡量其證明力及價值。
哪些情形的自認無效呢?
(一)涉及身份關系案件中的自認
涉及身份關系的案件,自認不具有免除對方舉證責任的效力 。
(二)在調解、和解過程中為達成協(xié)議作出妥協(xié)所涉及的自認
當事人為達成調解協(xié)議或者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協(xié)所涉及的對案件事實的認可,不得在其后的訴訟中作為對其不利的證據(jù) 。
(三)受脅迫、欺詐或存在重大誤解情況下作出的自認
如果當事人能夠有充分證據(jù)證明其自認行為是在受脅迫、欺詐或者因重大誤解情況下作出,并且該自認與事實不符,那么該自認無效 。
(四)無訴訟行為能力人作出的自認
無訴訟行為能力人,如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等,他們作出的自認無效 。
(五)自認內容與法院查明的事實明顯相悖
即便當事人作出了自認,但如果法院通過調查取證等方式查明的事實與自認內容明顯不一致,此時自認無效 。
另外,在訴訟中某些場合的自認,并不構成自認:
1.自認后立即反悔
同一庭審中,當事人的承認和反悔在時間上、意見表達上具有連貫性,系當事人事實陳述、意見表達的同一個過程,糾正承認應視作事實陳述及確認的結果,故其反悔和糾正承認具備有效性。
2.在未有記錄的場合對法官的陳述中的自認
自認應當以有效的方式向法庭作出,未通過有效方式向本次訴訟的法庭或者法官作出類似自認的意思表示的,不產(chǎn)生自認的效力。但如有其他證據(jù)證明其向法官承認,其承認可以確認的,構成自認。
訴訟中的自認必須向本案審理法官作出,如果向第三人或其他法官作出,則構成訴訟外的自認。且自認系當事人的單方行為,不以另一方當事人在場或承認為要件。
周軍律師提醒,自認在民事訴訟中的效力并非絕對,不同程序中有其特定的有效情形,同時也存在諸多導致自認無效的情形 。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應謹慎對待自己的陳述,避免因錯誤自認而對自身權益造成不利影響 。
知法守法,希望大家都能充分使用法律武器,有效維護自身權益!
普及法律常識,幫您維護權益。
關注點贊轉發(fā),讓親友都得到法律保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