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今年5月是全國第二個偏頭痛關愛月。近日來自全國的偏頭痛專家齊聚南京,共話如何提高偏頭痛認知,提升學科建設水平。
從左向右依次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內科醫學部主任董釗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內科醫學部主任醫師、國際頭痛學會理事于生元教授;山東省立醫院神經內科陳春富教授
偏頭痛以單側中重度搏動性頭痛為典型表現,常伴隨惡心、嘔吐、畏光、畏聲等癥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內科醫學部主任醫師、國際頭痛學會理事于生元教授指出:偏頭痛是全球第二大常見神經系統失能性疾病,患者發病的時候嚴重影工作、學習和生活,還可能伴隨睡眠障礙、焦慮、抑郁等21種共病,是全球公共衛生的主要問題之一。據統計,偏頭痛患者每年生產力下降最多可達89.2天。經測算,2023年中國由偏頭痛造成的間接社會經濟損失高達10718億元,約占當年GDP總量的1%。
“偏頭痛的發病機制至今仍未完全明確,但目前被廣泛認可的理論是三叉神經血管理論。”山東省立醫院神經內科陳春富教授認為,“簡單來說,偏頭痛的‘源頭’在于三叉神經血管系統。當三叉神經節中的感覺神經元被激活時,會釋放大量血管活性物質,其中關鍵的“幕后黑手”就是CGRP(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的釋放會導致血管舒張、血漿外滲,進而引發神經源性炎癥。疼痛信號沿著三叉神經血管系統一路傳遞,最終抵達大腦高級皮層的疼痛中樞,于是患者便感受到了劇烈的頭痛。”
偏頭痛并不是“一視同仁”的,女性是偏頭痛的“重災區”,成年女性的患病率是男性的3-4倍。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激素變化。女性體內的CGRP水平本身就高于男性,而月經周期、妊娠期、圍絕經期等階段的激素波動,會進一步降低偏頭痛發作的“門檻”,使女性更容易發病。如果女性在月經前或月經期間頻繁頭痛,很可能是月經性偏頭痛在“作祟”。
“CGRP是近年來發現的偏頭痛治療新靶點,CGRP是引發偏頭痛的‘核心信使’,而 CGRP 受體拮抗劑就像‘剎車裝置’,能從源頭阻斷干壞事的血管炎癥和疼痛信號傳遞,能夠快速且持久地緩解偏頭痛及相關伴隨癥狀,而且按需服用可減少患者每月偏頭痛天數,不會產生MOH,為患者帶來了更多的治療選擇。”陳春富教授說。
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內科醫學部主任董釗教授透露,解放軍總醫院正在牽頭開展偏頭痛領域全球最大的真實世界研究,計劃入組人數將15000例患者,其中3000例將針對 CGRP受體拮抗劑(吉泮類藥物)開展專項研究,在今年6月召開的美國頭痛大會上會分享階段性研究成果。
調查顯示只有52.9%的偏頭痛患者到醫院就診過,于生元教授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患者對偏頭痛認知度不高,靠忍、靠藥店買止痛藥治療;另外就是患者在醫院沒有得到明確的診斷和正確的治療,醫生就給開點止痛藥,導致患者轉為自我藥療解決問題。“
為了提升各界對偏頭痛的關注度,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頭痛與感覺障礙專業委員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等社會各界力量聯合倡議發起了中國“偏頭痛關愛月”;于每年的5月份集中開展“偏頭痛關愛月”系列公眾科普以及患者關愛活動,并將5月27日作為“偏頭痛關愛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一系列的科普教育和義診活動。
于生元教授提醒,偏頭痛患者若頻繁頭痛發作、止痛藥效果變差,別再 “硬扛” 或 “亂用藥”,直接在小程序上搜索“頭痛防控地圖”即可查詢到距離最近的頭痛門診,及時到正規醫院的頭痛門診就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