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公開發聲,過去的超低利率、大放水政策徹底落幕,美國正駛入高通脹的“新常態”車道。
他表示這次不僅是政策上的轉向,更是承認了對全球經濟底層邏輯的巨變。
鮑威爾的“變天”信號
5月15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放出信號彈,這次他說話的分量可不輕:他承認2020年以來世界變了,變到美聯儲那套玩了五年的低利率、大放水政策框架,不得不從根兒上重新審視。
尤其是通脹目標怎么定,以及看就業缺口到底還準不準,這等于直接給過去“印錢萬歲”的主旋律投了張不信任票,他的這次表態也算是間接認了錯,他們對通脹長期趨勢的判斷,確實跑偏了。
要知道,當初零利率仿佛是政策的基準線,美聯儲為應對低利率、低通脹、低增長那個“三低”世界,專門搗鼓出了“靈活平均通脹目標”這套導航系統。
它的核心想法就像高速公路的“區間測速”,短期內通脹超標點沒關系,只要拉長看平均值能回到2%附近就行。
可現在鮑威爾現在一句“零利率下限不再是基礎情景”,直接宣告舊時代落幕,這不僅僅是換個說法,更是政策思維的根本性掉頭。
如今通脹調整后的實際利率正在悄悄爬升,這可不是經濟周期那種偶然反彈,而是地基都在動的信號。
那個可以心安理得享受超低利率、對通脹波動抱有高度容忍的政策框架,已經逐漸成為過去式。
全球化退潮
那么舊框架為什么突然就不靈了?
簡單來說,就是全球經濟出現了問題,2020年美聯儲資產負債表一口氣從4.2萬億美元干到近9萬億,印錢印得理直氣壯,底氣一部分來自全球化送來的廉價“緩沖墊”。
俄羅斯的廉價能源、中國的廉價商品,在過去幾十年里,那可是幫著把全球物價壓得死死的,幫助它們構成了事實上的“全球價格穩定器”,同時也給美元信用提供了隱性背書。
但等鮑威爾2021年還在拍胸脯說“通脹是暫時的”時候,全球化這個夏天已經走到頭了,隨著俄烏沖突開打,能源穩定供應成了泡影,中美科技貿易戰越打越烈,全球供應鏈三天兩頭出問題,韌性大受沖擊。
再加上一些新興市場國家開始琢磨“去美元化”,美元超發出來的巨額流動性,沒地方可去了,只能漫灌進物價里。
既然舊地圖作廢,美聯儲手里那些工具和腦子里的想法,都得推倒重來,鮑威爾講話里,對“就業缺口”這個老指標的依賴度明顯降低了。
2020年那套框架,曾愿意為了多制造就業而容忍低失業率,不急著加息,怕傷了經濟復蘇,可現在來看,勞動力市場即便看著緊張,如果沒真傳導成持續的通脹壓力,也不能光憑這個就加息。
過去五年,勞動力參與率的變化和結構性供給短缺,已經讓“就業缺口”這把舊時代的尺子,量不準了,當下的美聯儲正努力跳出過去那種就業和通脹簡單的線性關系,去摸索更復雜、更動態的評估方法。
再說那個曾被寄予厚望的“靈活平均通脹目標”,在現實面前也顯得力不從心,疫情、高通脹加上地緣政治風險多重夾擊,這套系統在高壓下也是出現了一定問題,甚至被一些批評者罵成是“放縱通脹的幫兇”。
鮑威爾承認,包括FAIT在內的目標機制都在重審,尤其是在未來不確定性更多、政策需要更高靈活性的背景下。
但同時他也咬死2%通脹目標是“錨”,不能動搖,這話聽著堅定,但在動蕩期更多是給市場吃顆定心丸,畢竟市場都猜這目標遲早得上調到3%,這早已經不是啥秘密了。
央行新角色
鮑威爾還有一句特別重的話,點破了未來的艱難:“我們可能正在進入一個供應沖擊更頻繁、更持久的時期?!?/strong>
好好想一想,這還真不是嚇唬人,港口堵塞、戰爭升級、天災人禍、貿易壁壘越來越高等等,這些全是央行光靠加息降息解決不了的結構性問題。
時間不等人,市場也不會管你,沖擊導致物價波動,這鍋還是得央行背,這意味著,中央銀行的角色正在悄悄改變,不能光盯著通脹數字調利率了,得變成一個需要更靈活應對這些“全球非對稱沖擊”的管理者。
這次框架審查,連怎么跟公眾溝通都提上了日程,鮑威爾說,沖擊越多越分散,央行得更好地告訴大家:我們對經濟的理解,也沒那么確定。
這聽著謙遜,其實是認識到了現實的復雜性,當下在一個不再能完全依賴經典模型預測的宏觀世界里,中央銀行沒法再裝作無所不知的“神”。
當世界告別2008年金融危機的余震,進入通脹回潮、貿易摩擦加劇、全球南方力量崛起、美元體系也受到了考驗,同時也告訴世界,誰再想扮演救世主,都可能反噬自己。
這種大變局下,未來全球經濟很可能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分化格局,你看以歐美為代表的西方經濟體,制造能力相對萎縮,服務業成本高企,可能陷入高通脹、高利率、名義增速的“熱脹”周期。
說白了就是表面看著還行,但實際上錢不值錢,利息還高,以東亞為核心的生產型經濟體為例,可能面臨生產過剩和勞動力過剩的雙重壓力,進入低通脹、低利率、名義增長慢的“濕溫”狀態,在轉型陣痛中掙扎。
這種分化的本質,是全球化逆轉撕裂了曾經的“全球資產負債表”,就連中國這樣的生產國,都得趕緊自己把內需拉起來,構建新的負債端,而傳統的西方消費國,必須設法重建產業資本,把自身的資產端基礎打牢。
當前的通脹,遠不是哪個單一政策失誤造成的小麻煩,它是全球化幾十年積攢下來的深層矛盾的大爆發、大釋放,而美聯儲的新游戲,這會兒才剛剛開場。
參考信源
環球網2025-05-15——鮑威爾:未來通脹波動加劇 美國或迎持久供應沖擊期
金融界2025-05-16——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美國可能進入更頻繁、更持久的 “供應沖擊” 時期
金融界2021-07-29——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或將突破9萬億美元 出路在哪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