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改善全區生態環境質量,保障汛期水環境安全,泰山區委書記張培峰主持召開會議,安排部署河湖坑塘集中治理提升行動,抓住四個關鍵環節,全力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生態環境。
壓實責任形成合力,守護碧水攻堅見效。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現場督辦突出生態問題整改;各街道、鄉鎮、園區及相關部門嚴格落實主體責任,以水環境和農村環保為突破點,促進全區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泰山區強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重點打擊偷倒、掩埋糞污等違法行為,嚴格落實“防雨防滲防溢流”標準,規范設施建設,提升鴨糞等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從源頭切斷面源污染,確保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監管“全覆蓋、無死角”。
四個關鍵環節發力,系統治理提升水質。一是凈水域,除黑臭,推進河湖垃圾清零。結合城鄉人居環境整治、環衛一體化及市容市貌管理要求,全面清理河湖坑塘內建筑、生活、農業、工業垃圾,重點消除水體異味及黑臭現象,嚴格禁止有毒有害物質入河。通過“拉網式”清理與常態化管護結合,實現水域環境“顏值”升級。
二是明責任,抓落實,強化河湖長巡河制度。嚴格落實河湖長巡查制度,各級河湖長加密巡查頻次,及時發現并解決河道問題。同步完善巡查臺賬、更新河湖長公示牌,確保責任體系“不缺位”,保障巡河護河工作無縫銜接。
三是嚴監管,提自凈,健全水生態保護體系。加強入河湖排污口全鏈條監管,完善“巡查—監測—預警—整治—督辦”閉環機制。通過保障生態流量、優化水體循環等措施,提升水體自凈能力,同步推進水生態系統修復,筑牢水質安全屏障。
四是控源頭,促文明,深化農村環境治理。聚焦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行、垃圾清運等關鍵環節,加強監管維護;以村莊周邊2公里為重點,推進農村環境整治。把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監管作為環境整治的重要內容,力爭“發現一處、治理一處、銷號一處”,確保實現動態清零。
泰山區將繼續以水質安全為底線,以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目標,全力打好城鄉環境治理攻堅戰,創造更加優美的人居環境,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
(來源:泰安市生態環境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