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南寧5月22日電 題:南方電網為廣西生物多樣性織就生態(tài)保護網
作者 陳欽榮 韋露 林巾琳
在廣西防城港市下轄的東興市江平鎮(zhèn),成群白鷺掠過紅樹林冠層,在碧海藍天間撥動如千里銀線般的電線;在廣西崇左的喀斯特峰叢深處,白頭葉猴躍過完成絕緣改造的電力廊道,悠然覓食。這幅電網與生態(tài)共生的圖景,正是壯鄉(xiāng)廣西守護生物多樣性的生動注腳。
走進防城港東興市江平鎮(zhèn),即可看到巫頭村灘涂上的紅樹林郁郁蔥蔥。據悉,12年來,南方電網紅樹林白鷺保護隊帶動百余名志愿者,累計開展環(huán)保行動超300次,種植紅樹林7000余株,救護白鷺700余只,搭建人工鳥巢130個,用行動延續(xù)著對這片海岸線的綠色守護。
圖為南方電網紅樹林白鷺保護隊走進廣西防城港東興市江平鎮(zhèn)萬鶴山,搭建人工鳥屋,為白鷺提供避雨場所。熊秋月 攝
“我們對裸導線進行了更換,實現(xiàn)了絕緣化改造。”南方電網紅樹林白鷺保護隊隊長劉斌介紹,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目前已完成江平鎮(zhèn)30公里架空線路絕緣化改造,將廣西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周邊10千伏線路絕緣化率提升至90%,大幅降低鳥類觸電風險。
廣西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防城港市防城區(qū)和東興市境內,為更好保護沿海生態(tài),南方電網廣西防城港供電局與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處共同打造護林護鷺教育實踐站點,推動形成全民護綠的良好氛圍。
生態(tài)保護帶來的是生物種群的回歸。廣西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處綜合科辦事員盧玉本介紹,該保護區(qū)記錄的鳥類種類已從2010年的187種,增至304種,全球極危物種勺嘴鷸、瀕危物種黑臉琵鷺等珍稀物種也在此越冬。
如今,紅樹林生態(tài)持續(xù)向好,吸引更多游客參與觀鳥研學。江平鎮(zhèn)村民吳朝彬介紹,他將自家房屋打造成網紅酒店,周末及節(jié)假日預訂火爆,“風光好、設施好、服務好,搞旅游我們有信心?!?/p>
值得關注的是,在崇左市扶綏縣岜盆鄉(xiāng),南方電網廣西崇左扶綏供電局渠黎供電所經理白兆忠的望遠鏡里出現(xiàn)了熟悉的身影——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頭葉猴在桿塔附近的叢林間跳躍。“這些桿塔都裝了攔阻網,就像給猴子系上‘安全帶’?!彼p點手機,線路巡視數據實時上傳至輸電人工智能大模型。
在崇左喀斯特石山深處,白頭葉猴這一中國特有的珍稀靈長類動物,正得益于多方合力重煥生機。數據顯示,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實現(xiàn)連續(xù)15年零停電、白頭葉猴無觸電事件,白頭葉猴數量從2015年的975只,增至2024年的1400余只。
據介紹,南方電網廣西崇左供電局與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簽訂“保護石山精靈盟書”,投入165萬元對白頭葉猴生態(tài)走廊內的區(qū)域進行電網升級改造,有力保障“石山精靈”的生命安全?!跋乱徊?,我們計劃在保護區(qū)附近4條10千伏線路安裝10臺配電自動化開關,提高電網線路故障自愈能力,更好保護白頭葉猴的家?!卑渍字医榻B說。
“我們在項目規(guī)劃、選址、輸電線路設計等方面,避開紅樹林以及白頭葉猴、黑鸛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最大限度降低電網施工對環(huán)境造成的影響。同時想方設法消納清潔能源,推進能源供給向綠色、低碳方向發(fā)展,讓廣西天更藍、水更清?!蹦戏诫娋W廣西電網公司計劃發(fā)展部總經理劉艷陽表示。(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