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麥浪,一片金黃。隨著麥收時節的到來,跨區收割機手也像候鳥一樣,沿著麥子成熟的軌跡,從南到北,穿梭在田野之上。
據中新網,5月19日,河南省氣象局召開“三夏”氣象服務工作新聞通報會,發布“三夏”期間天氣氣候趨勢、小麥收獲期及秋作物播種期預報,并給出生產建議,為全省“三夏”生產提供氣象支撐。
預計未來一周,河南氣象條件總體利于小麥灌漿及成熟收獲,但需警惕階段性高溫、分散性降水引發的干熱風和小麥點狀倒伏風險。20-21日,全省偏南風3到4級,陣風6級左右,大部最高氣溫35℃以上,淮河以北部分縣市37-39℃,北部、中西部局部可達40-41℃,干熱風災害風險較高。22-23日降水對豫南麥收有短暫不利影響,27日前后降水可能影響中南部小麥收獲晾曬,需提前防范。
今年河南小麥適宜收獲期在5月21日-6月10日,大部地區較常年偏早3-5天。其中,信陽、南陽、駐馬店在5月21日-6月4日;漯河、平頂山等地在5月24日-6月6日;周口、商丘等地在5月27日-6月8日;鶴壁、濮陽、安陽在5月30日-6月10日。
5月20日,九派新聞采訪了目前正在河南南陽唐河縣收麥的蘇先生。他和哥哥從商丘來到南陽,開啟了今年麥收第一站,隨后,他們將一路向北。
收割機在麥田里作業。圖/九派新聞
以下是蘇先生的自述。
【1】有的一畝地能產800斤小麥,有的只有一兩百斤
我從河南商丘過來跨區收割小麥,南陽是第一站,家里邊暫時還沒開始。這幾年一般都是先到南陽,然后再往北回,經過安徽的阜陽等地,慢慢往家里邊趕。
今年,我們16日晚上出發,17日早上到了南陽。每年,南陽這邊的收割機都特別多,其實也干不了太多的活。今年在南陽唐河附近下高速,人家一看是收割機,基本不咋檢查,趕緊打開升降桿就放行了。
今年由于干旱,有些地方能澆水,有些澆不了,所以產量落差也比較大,有的一畝地能收800斤,有的只能收一兩百斤。
前年來唐河,遇見了爛場雨,一直霧蒙蒙地,下著小雨,收割的很多小麥都發黑、出芽。那一年我們基本也沒咋干活,躺了十多天。今年看天氣預報后面也有雨,要是下個一天半天,太陽出來風一吹,也不會有什么影響。
【2】一小時收10畝地,利潤低,“掙5塊錢也得干”
在南陽這邊,我們收割機收一畝地40塊錢,有的地塊多,甚至能到35塊錢。我們出來干活到一個地方,哪怕一畝地就掙5塊錢,也得干。
因為像跨區收割,基本要跑很遠的地方,拖著收割機從商丘過來,一輛車就是1200塊,如果不干就賠了1200塊,我們還得回去,路費還得賠。所以就是隨行就市,別人收多少,我也收多少,反正是多少能掙一點就干。
我今年36歲了,我們家是2013年買的收割機,中間換過兩輛,這是第三輛。以前,是我爸、我哥和我,三個人一起跨區收割,我爸年齡大了,跑不動了,這兩年就是我和我哥一起。
一個人要量地、協調情況,另一個人要在駕駛室里,需要配合。現在收割三四十塊錢一畝,利潤也低,如果招個工人就不掙錢了。所以我們這行一般都是父子、兄弟、夫妻的組合。
工作效率也看地塊的情況,19日早上2畝地5分鐘就收完了。如果是連著的地塊,又比較平坦,一個小時差不多能收10畝地。
像我們出來干活,一天收十幾個小時,能收100多畝,就很好了。有時候農戶拉麥子回家,路上堵或者其他原因,收割機麥倉的麥子沒卸完,就會耽誤一些時間。
【3】老年人最愛看麥收直播,有人連續看12個小時
我們吃住都是順其自然,有飯就吃,沒飯就不吃,睡覺就是車停在哪里就睡在哪里。如果是別人給我們介紹的活,每畝地他有提成的話,也會管飯。不過中午基本沒人吃飯,都忙著干活。
我一般上收割機就會開始直播收麥子,從早上開始,我啥時候干完啥時候下播。我發現除了一些年輕人好奇點進來看看。能看完全程的,比如連續直播12個小時、全程都觀看的,就是老年人。
他們就是留言說年輕的時候也在農村干過活,年齡大了干不動或者進城了,自己看著直播心里得勁。
這兩天氣溫很高,中午那幾個小時有40度,我來南陽兩三天,嗓子已經啞了,感覺扛不住,又熱又曬。19日那天,我到夜里才吃飯,我們一起的三臺收割機都有毛病需要維修。
去年,我是5月18日從家里出發的,在這兒干了11天,到5月30日才走。
不過,今年預計21日之前就要離開了。今年這邊麥子成熟情況不太一致,收割機也多,干不了什么活。下一步打算往北去安徽阜陽那邊。
來源:九派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