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投資冒充客服虛假購物 上海今年電詐案件中排前三
虛假投資理財詐騙、冒充客服詐騙和虛假購物詐騙,這是今年發生在上海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中排名前三位的詐騙類型。記者獲悉,今年以來,上海警方已抓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2400余名,直接挽回被騙資金3900余萬元。
據警方介紹,今年發案最多的虛假投資理財詐騙案件中,主要有4種作案手法——仿冒正規平臺:詐騙分子制作虛假App或網站后,利用社交群、短視頻平臺發布虛假下載鏈接,誘導受害人進入山寨平臺投資;建立情感信任:詐騙分子在婚戀網站、社交App偽裝成功人士,以戀愛交友為由,與受害人建立戀愛關系后誘導投資虛假項目;小額返利誘導:詐騙分子虛構短期投資項目,引誘受害人投資,初期小額返利獲取信任后,誘導加大投入,后續卷款消失;保本高息誘騙:以“穩賺不賠”“高年化收益”為噱頭,虛構債券、股票、貴金屬等投資概念,通過虛假宣傳吸引受害人,這類詐騙常承諾年化收益率超過20%,遠超正常水平。
在冒充客服的詐騙案件中,受害人主要是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老年群體。這類案件中,詐騙分子會冒充電商平臺物流或客服,謊稱商品質量問題、快遞丟失或支付手續費等名義,誘導受害人下載會議軟件等開啟“屏幕共享”,進而獲取受害人的銀行賬號、短信驗證碼等信息。
上周,市民張女士就遭遇這類騙局。在騙子誘導下,張女士開啟了“屏幕共享”,騙子查看了張女士的銀行卡和驗證碼等信息,而后進行轉賬操作。直至收到銀行卡扣款30萬元的信息時,張女士才覺察問題,并立即報警。通過市反詐中心的警銀合作機制,警方在5分鐘內將30萬元轉賬款攔截,成功為張女士挽回損失。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鄔林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