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福東北菜水餃
傲客自費試吃第 2762 家 嘗鮮評級通過第 967 家
作為在南方長大的孩子,東北菜一直讓不少人有著莫名的向往。
不管是口味還是份量,每次都能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幸福感。
最近不少朋友推薦的一家藏在島外的社區小店,就是一對來自東北的夫妻開的東北菜餐廳。
經營了十年,吃過的附近居民都對八福東北菜的性價比贊不絕口。
許久沒有到杏林的我們,特地為它跑了一趟!
踩著營業時間進店,阿姨熱情地招呼著我們。
店面不大,七八張桌子擦得锃亮,墻上掛著一張大大的餃子菜單。
白墻木桌,透著一股樸實的煙火氣。
經過眾人一番議論,我們才終于從豐盛的菜品里挑出了最想吃的幾道。
來東北菜館,點一份鍋包肉是必然的。
當這道菜呈上來時,微微嗆鼻的酸味瞬間給這里注入了靈魂。金燦燦的亮澤是鍋包肉最優秀的外表,讓人迫不及待地立馬來上一口。
與平常吃到的有些不同,八福的鍋包肉不僅面衣更薄,酸感也會更輕一些。(對不喜酸但又想吃鍋包肉的人十分友好?。?/p>
雖然面衣沒有那么厚,但竟然也不失脆度,隨之帶來的是更為扎實的肉片口感。
用刀背拍松的肉片既嫩又帶有嚼勁,與酸甜的醬汁搭配得恰到好處。
五花肉凍豆腐燉白菜粉條看名字就知道不容小覷,占了桌子上不小的位置。
探八福東北水餃時還是春天,湯汁豐富的這一盆算是在倒春寒時為我們獻上了溫暖。
用五花肉煸出油脂,倒入大骨高湯,與凍豆腐、手撕白菜和紅薯粉條一起慢火燉煮,每一種食材都吸滿了湯汁。
打上一碗純湯,特別清甜。
凍豆腐一咬下去就汁水四濺,燉得軟爛的白菜和晶瑩剔透的粉條嗦起來滑溜順口。
挑幾片肥而不膩的五花肉,鮮嫩好嚼。
關于東北菜中的下飯神器,那當之無愧的,還得是地三鮮。
這道看似簡單的家常菜,其實最考驗火候。
提前過好油的茄子、土豆和青椒在和各種調味料的翻炒下變成琥珀色,掛滿濃稠的醬料。
茄子外皮微焦內里軟糯,土豆沙沙的口感中帶著甜香,青椒則依舊脆嫩爽口。
三種食材各具特色卻又和諧統一,配米飯吃簡直了。
這家的水餃種類很多,我們選了酸菜豬肉和喜三鮮兩種口味雙拼。
不要看餃子個頭一般,餡料卻是足足的。
酸菜豬肉餡用的是東北大酸菜,切得細碎但不失脆爽,混入豬肉餡酸香四溢,很是解膩。
而關于喜三鮮,老板說是用了雞肉、豬肉、魷魚和蟹棒的組合。
或許是因為調味過于相似,在場的幾位同伴都沒有吃出區別。也許不經意間吃到的那一絲鮮味,便是從喜三鮮餡的餃子里品出的。
一口一個沾著油醋汁吃,幸福感都在嘴里了。
家拌涼菜是整頓飯的清新擔當。
將黃瓜、胡蘿卜、洋蔥和干豆腐切成細絲,拌上自制的蒜香醬料,完全是開胃好菜。
調味是典型的東北風格——咸鮮中帶著微微的酸甜,各種蔬菜在口中嘣汁,特別適合在幾道重口味菜之間清清口。
最后要夸夸他家的哈爾濱紅腸,切片后能看到漂亮的玫瑰色肉質和均勻的脂肪粒。
蘸著汁吃,入口先是煙熏的香氣,接著是蒜香和肉香層層展開。
肉質緊實有嚼勁,越嚼越香。
不追求精致的擺盤,但求味道的真誠。
“我們家主要就是實惠,這么多年都沒有漲價。”
人均30左右的價格,我們四個人點了六個菜還沒吃完,打包的餐盒都塞得滿滿當當。
在杏林想吃東北菜的朋友們,不能錯過這家煙火小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