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鑰匙交了不到一周,補償款就到賬了??! ”徽縣橋西片區居民王阿姨點開手機短信,看著賬戶里的數字笑開了顏。自橋西片區城市危舊房改造項目征遷工作啟動以來,這樣的暖心場景在徽縣頻頻上演,征遷工作組用一把“暖心尺”,精準丈量出群眾滿意度與城市更新“加速度”。
走進征遷指揮部,筆記本里的“民情臺賬”密密麻麻記錄著每戶居民的訴求:獨居老人李大爺希望就近安置、經營商戶黃先生擔憂搬遷影響生意……針對這些問題,征遷組實行“一戶一策”,聯合住建、民政等部門成立專項服務小組,為特殊群體協調公租房,幫助商戶對接新的經營場地?!肮ぷ魅藛T不僅幫我找好了店面,還陪著我跑工商手續,這服務太貼心了!”陳先生豎起大拇指。
征遷工作的“溫度”還體現在透明化的流程中。指揮部設立“陽光公示欄”,每日更新征遷進度、補償標準和安置方案,居民隨時可查;組建由老黨員、居民代表構成的監督小組,全程參與丈量評估,確保公平公正。“每一筆補償都算得明明白白,我們心里踏實!”參與監督的居民代表張大叔說道。
截至目前,橋西片區已完成98.82%的征遷簽約率,未發生一起因補償問題引發的糾紛。這份亮眼成績單背后,是征遷組“白加黑”“5+2”的持續走訪,更是對群眾需求的精準回應。“現在街坊鄰居都盼著早日回遷,住進新樓房!”居民劉大姐的話語,道出了片區群眾對未來新生活的滿滿期待。
從“要我搬”到“我要搬”,徽縣橋西片區的征遷實踐,不僅為城市更新騰出了發展空間,更用實實在在的惠民舉措,在群眾心中筑起了信任的橋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