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區商務委員會聯合黃浦區科學技術協會、南京東路街道辦事處及轄區內多家企事業單位共同舉辦的2025年南京東路街道“上海科技節”暨上海市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周黃浦分會場活動在南京東路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圓滿落幕。
活動以“智匯人民廣場,科技共促糧安”為主題,通過“科普集市+科普展覽+互動體驗”等創新形式,讓南東轄區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增強糧食安全責任意識,感受科技文化獨特魅力。上海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殷飛出席并致辭,活動吸引了300余人次打卡參與。
政企搭臺:
打造科技+糧安的“創新地”
在機器人舞團以未來之姿隨音舞動的展演秀中,活動正式拉開帷幕。“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純凈的童音傳來,裘錦秋學校的同學們深情朗誦的《憫農》,讓現場觀眾感受到了農耕文明的血脈傳承。隨后,歡快的腰鼓表演《慶豐收》,瞬間點燃活動現場的熱烈氛圍。
啟動儀式環節,黃浦區首個“糧食科技科普教育基地”正式揭牌,落戶南京東路街道;黃浦區老字號企業老大同與上海市食品工業研究所開啟戰略合作簽約,雙方將共同研發全谷物科技飲品,讓健康飲食更“潮”、更“香”!為了讓市民朋友深度參與此次糧食科技體驗,活動現場,黃浦區科學技術協會聯合南京東路街道為活動特別頒發了“科技護照”,持此護照可打卡現場互動展區,兌換科普宣傳品。
科技賦能:
解鎖科技融入社區的“新體驗”
科普集市宛如一場“歡樂派對”,各個主題區人潮如織。在科技互動體驗區,“芯旋華爾茲”智能機器人讓孩子們體驗了“未來編導”的樂趣,“天空之眼”大疆無人機飛行演示和模擬操作,讓小萌娃化身“小小飛行員”,還有“未來戰場”機甲對抗、“虛擬世界漫游者”vr體驗、“魔力光電球”靜電球、“數字圖書館”桌面互動閱讀等項目,讓現場的參與者們充分感受到科技的新奇魅力。
糧食安全科普區,來自上海農科院、中國糧油學會科普教育基地、子鵲救援組織等展臺吸引了同學和居民們的互動打卡,大米新鮮度快檢、儲糧加工和蟲害標本科普、應急逃生繩結體驗等項目讓參與者目不暇接,紛紛上前了解體驗,感受科技興糧帶來的全新升級體驗。
科普惠民:
激活展講雙生的“悅課堂”
在活動教室內,“森林里的小精靈昆蟲科普活動&科技與糧安雙線并行”的科普講座正熱鬧地開展中。本次講座特別邀請中國科學院大學專任教師殷海生擔任主講人,為青少年們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昆蟲在農業生態中的關鍵作用以及昆蟲標本的發展歷程。 科普展覽區,“森林里的小精靈”昆蟲科普藝術主題展也吸引了眾多居民駐足觀看。大量的昆蟲標本、糧食害蟲圖冊,讓參與者深入觀察昆蟲微觀形態,了解糧食害蟲防治知識。
作為黃浦區“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的重要實踐地,南京東路街道以“城市之心”科技節為觸點,探索出超大城市中心城區“科技賦能糧安”的特色路徑,成功推動科技從展臺上的“硬科技”轉變為百姓身邊的“暖科技”。未來,南京東路街道將聯合黃浦區商務委員會等更多轄區企事業單位,舉辦品類豐富的“科技+糧安”活動,讓硬核科技接上民生地氣,為上海推進人民城市建設提供更多鮮活樣本。
記者 / 范煜昊
編輯 / 孫超慧
圖片 /區商務委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1. “六月黃”上市啦,價鈿貴嗎?記者到菜市場幫你看過了→
2. 8000件小布袋“復刻”圣家堂奇跡,黃浦江畔即將開啟“西”式藝術狂歡
join us
上觀號作者:上海黃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