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奢侈品行業似乎遇到了發展困境。
知名咨詢公司貝恩有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奢侈品消費者群體兩年內銳減5000萬人,流失率高達12.5%,這一數據表明了現在人們的消費邏輯已發生根本性轉變,并且預示全球奢侈品市場將要迎來價值體系的重構風暴。
為了應對業績遇冷,以往奢品品牌最喜歡的操作就是漲價,并且堅信消費者會“越漲越買”。
比如路易威登三年內調價超10次,其CARRYALL小號手袋從2024年初的1.96萬元漲至2.25萬元,一年時間漲幅達14.8%,遠超同期通脹水平;Gucci馬蒙supermini從最初的6450元,漲到了如今的11500元;號稱包屆頂流的愛馬仕經典Birkin系列,25年初整體漲幅更是高達9.5%-12.5%。
然而,根據此三大巨頭集團公布的財報顯示,LVMH核心皮具部門收入同比下滑了16%,Gucci銷售去年營收暴跌23%,Hermes盡管有7.2%的增幅卻是除了疫情外28季度最差,說明這種漲價大法并沒有起到多少效果,反而受到了反噬。
反差背后,可以說是人們消費觀念正在轉變,特別是年輕人對溢價消費越來越不感冒了。
與此同時,與巨奢們營收狀態相反的是美國輕奢巨頭Coach,在剛剛過去的1-3月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5%,成為行業表現最好的大型品牌之一。其運營策略為價格積極擁抱消費者,并非固執地考慮價格定位的升維。
比如此次618前哨戰中,蔻馳聯合特賣平臺唯品會開啟限時狂秒活動可低至1.6折,原價近萬元的City迷你托特包活動價僅1223元,引起中產女性群體的瘋搶,顯然消費者們并不是不愛奢侈品了,只是價格還不夠打動人心。
可以說,“折扣特賣”似乎正在為奢品的市場解圍提供有效思路,品牌調性固然重要,但價值與價格的平衡,才是重新喚醒消費者興趣的關鍵要點。
據數據顯示,2024全球奢侈品庫存周轉天數同比延長23%,而奧特萊斯渠道銷售額卻逆勢增長了18%,已經證明蔻馳的市場策略是有效的且非獨專的。
如今,奢侈品正在全面進入后奢侈品時代,與其把消費市場轉向保守的趨勢當作奢品危機,不如看作是一個全新變革的開始。畢竟當消費理性解構品牌神話,幸存者必然是那些既能用品牌調性守住價值高地,又能通過柔性價格擁抱折扣生態的"兩棲物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