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晗玉
編輯|鄭懷舟
在上新節奏加快的同時,公募REITs底層資產類別再度擴容。
今年3月,首批兩單數據中心REITs先后申報。伴隨REITs項目進入常態化發行,自去年開始,多只被冠以“首單REITs”的REITs項目成立,如首單水利、首單供熱、首單跨海大橋等。
從最開始的倉儲物流、交通基礎設施、能源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市政設施、水利設施等,到后來的保障性租賃住房、產業園區、消費基礎設施,再到數據中心,當前國內市場的公募REITs底層資產類型已達10類。
同時,公募REITs投資價值進一步凸顯。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2日收盤,2025年1月1日前上市的58只REITs中,有56只今年獲得正收益。其中,漲幅最高的華安百聯消費REIT今年以來已累計上漲49.37%,華夏大悅城商業REIT、嘉實物美消費REIT、華夏首創奧萊REIT緊隨其后,年內漲幅均超40%,分別為48.67%、42.79%、41.15%。此外共有8只REITs漲幅超過30%。
那么有望即將上市的數據中心REITs價值如何?與此前已有的倉儲物流、購物中心等資產類別相比,數據中心有哪些特征?投資者又該如何判斷一座數據中心的運營質量?
01 數據中心迎來“輕資產時代”
傳統的數據中心是為租戶的計算機系統,包括服務器、存儲設備、網絡設備等,提供放置、電力、冷卻、安全和監控等基礎設施的專用空間。通常為一個物理房間、一座建筑物或一處設施,用于構建、運行和交付應用程序和服務,同時也用于存儲和管理與這些應用程序和服務相關的數據。
數據中心構造及服務器機房內部示意圖 圖源:首程控股、中聯基金、戴德梁行聯合報告《數據中心行業投資與價值洞察》
簡而言之,數據中心以向客戶提供機柜托管服務,收取一定的托管服務費。也就是說,其作為REITs的底層資產,穩定持續的現金收入來自客戶支付的托管服務費。
目前在AI技術突破催生爆款AI應用的背景下,市場對于算力硬件的需求和消耗進一步加大。而伴隨AI需求持續增長,市場主體需要追加資本性開支,進入算力再投入的階段。
一位公募基金人士告訴36氪,在爆款應用還沒起來之前,2021年那一輪浪潮很多投資涌入服務器、算力、芯片等硬件領域,在給AI應用打下堅實基礎的同時,供需錯配下也出現過階段性冗余的現象。但行至2025年,庫存周期消化,疊加應用端的爆發對算力需求會反向極大拉動。
在這一過程中,數據中心發揮著基礎設施的作用。其為算力提供必要的硬件設施,如物理服務器、存儲設備和網絡設備等,通過資源分配、能源管理和安全保障等多方面支持算力的運行和優化。
因此在DeepSeek技術突破等推動AI需求爆發的背景下,數據中心的規模也將同步持續增長。
根據首程控股、中聯基金、戴德梁行于去年12月聯合發布的《數據中心行業投資與價值洞察》,自2017年以來,中國內地數據中心行業市場規模以及機架規模實現雙位數增長,預計2024年中國內地數據中心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048億元,標準機架規模將突破1000萬架,雙雙同比實現超過20%的增速。
“隨著各地區、各行業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中國內地數據中心市場規模將保持持續增長態勢。”該報告顯示。
2017-2024F內地數據中心標準機架數量及市場規模 圖源:首程控股、中聯基金、戴德梁行聯合發布的報告
此外,賽迪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 年上半年,國內已建和在建的智算中心超過250個,智算中心相關招投標事件791起,同比增長高達407.1%。
前述公募基金人士也提到,數據中心作為REITs的底層資產受益于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行業需求呈上升趨勢,尤其是在智算中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數據中心的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此前聯和金融數字經濟研究所學術所長、首席經濟學家許余潔撰文表示,數據中心行業屬于典型的重資產模式,投資規模大、回報周期長,機柜出租率需達到50%-60%才能覆蓋成本,而頭部企業的機柜數量往往以萬計,資本開支壓力巨大。
公募REITs則為數據中心企業提供了低成本融資渠道,推動行業從重資產運營向“投融管退”閉環轉型,加速資金回籠。
02 警惕技術迭代、大客戶集中風險
從資產質量和運營來看,相比此前已申報的REITs項目,數據中心也有其自身特征。
前述公募基金人士分析,數據中心是技術驅動型的基礎設施,其運營涉及電力、冷卻系統、網絡安全等多個技術領域,需要專業的運維團隊,技術門檻相對較高。
同時,數據中心的租戶集中度較高,多為大型科技公司,租約穩定,退租可能性較低。
以申報首單數據中心REITs的底層資產原始權益人潤澤科技為例,該公司主營業務即為傳統的數據中心IDC業務和智算中心AIDC業務。2024年業績報告顯示,其第一大客戶占年度銷售總額的比例達64.38%,公司前5大客戶業績占比達90.82%。
而據潤澤科技上市時披露的財報顯示,2018-2020年期間,字節跳動貢獻了潤澤科技超過50%的營收,中信證券的研報也顯示字節跳動多年位居潤澤科技第一大客戶。
再看首單申報數據中心REITs的底層資產,具體位于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建筑地上七層,地下一層,建筑面積42076.98平方米,共有5897個機柜。募集說明書顯示其與中國電信北京分公司有一宗15年期的長租約,目前剩余約10年。
相比之下,倉儲物流REITs和購物中心REITs的行業周期性更強,受宏觀經濟和消費市場波動的影響較大。
因此,前述公募人士認為,“總體看,數據中心REITs相較于傳統的倉儲物流和購物中心REITs,具有更高的技術門檻、更強的租戶穩定性、更明確的政策支持和更大的增長潛力。”
但另一方面,大客戶業績占比高、租期長的特點也成為數據中心REITs投資的風險點。
中金公司此前一項研究就表明數據中心REITs存在終端客戶集中度風險、供電終端影響、技術迭代風險和電能利用效率(PUE)政策趨嚴風險。
尤其是技術迭代風險需高度重視。中金報告分析,由于技術創新具有不確定性,且一旦出現突破性創新,往往對應新的需求,在此情況下,新需求或對現有數據中心設施、運營模式和業務流程造成沖擊,如存量租戶續租時提出新的資產改造需求,則或對項目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此外,基于數據中心租戶集中度普遍較高,且往往存在定制化需求,一旦發生退租,則可能會帶來較長的空置期,影響項目經營穩定性。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也對36氪表示,因目前估值可比的項目太少,數據中心REITs定價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后續價格波動可能比傳統的REITs波動率較大。
不過,公募REITs采取的是強制分紅政策,即要求收益分配比例不低于合并后基金年度可供分配金額的90%。“REITs的價格波動會低于股票,但卻高于債券。”郭施亮表示。
并且與股票投資相比,REITs的信用風險比較低,因為其底層資產為實體項目,所以在項目透明性與清晰度來看,仍具有較大優勢。
而放眼整體,公募REITs資產類別日趨豐富,仍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樣化的選擇。此前國泰君安發布的研報認為,雖然公募REITs 2025年新增供給可能維持高位水平,但預計估值穩中有升。橫向比較,此類產品相對配置價值仍較高。
關注獲取更多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