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2日訊 5月22日,濱州市濱城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2025“三大戰役”暨“三大行動”主題新聞發布會,邀請到濱城區醫保局黨組書記趙建斌,濱城區醫保局黨組成員、醫保事業中心主任耿紅梅、濱城區醫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超先生。向大家介紹“全區民生領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耿紅梅介紹,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進一步推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完善全區醫療保障體系,提升城鄉居民醫療保障水平,2025年3月濱城區正式啟動居民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實現了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全覆蓋。濱城區醫保局創新推出“主動發現”機制,通過大數據篩查、協同部門聯動、社區網格員摸排等方式,精準識別有需求家庭,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確保重點人群知曉率。5月區醫保局聯合各鄉鎮、街道開展居民長護險集中宣傳月暨醫保政策進基層活動,在10個鄉鎮街道進行巡回宣講。通過政策解讀、現場答疑、實例講解等方式,為群眾送去居民長護政策“及時雨”,推動居民長護政策惠及更多有護理需求的失能家庭。居民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實施,切實減輕了失能人員家庭的照護負擔,有效提升了失能人員的生活質量。截至目前,濱城區共有192名失能人員享受到了居民長期護理保險待遇。
耿紅梅介紹,參保人員因年老、疾病、傷殘等 原因長期處于完全失能或重度失能狀態,其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納入保障范圍。按規定參加濱城區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長期護理保險的居民,經醫療機構規范診療、失能狀態持續6個月或預期6個月以上,通過評估認定為長期護理保險失能等級3級(重度失能Ⅰ級)及以上的重度失能人員,經評估、公示后次月起享受長護待遇。居民醫保待遇等待期內不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待遇。
居民個人可向居住地鄉鎮(街道)醫保工作站提出申請,也可由村(居)委會代辦。所需材料為:參保人身份證復印件、參保人社保卡復印件、代辦人身份證復印件、《居民長期護理保險評估申請表》 《長期護理保險失能等級自評表》、住院病歷復印件或有效診斷證明。由受委托的商業保險公司組織開展失能等級評估,評估結果在“濱城醫保”公眾號進行公示。試點期間,每月評估一次。
濱城區居民長期護理保險設置居家護理、機構護理、醫療專護三種服務模式。
醫療專護實行按床日定額包干結算,醫保基金按照每床日總費用70%的標準支付。在一、二、三級醫療專護機構,每床日總費用標準分別為120元、140元、160元;機構護理實行按床日定額包干結算,標準為每床日總費用40元。
居家護理的參保人員接受護理服務人員上門提供的日常生活照料及醫療護理服務,參保人員根據自身護理需求選擇護理服務項目。享受居民護理的失能人員按日定額結算,標準不超過20元/日,其中醫療護理服務項目據實結算,月支付限額300元。護理機構每月上門服務次數不少于6次,其中醫療護理服務不少于2次。
居民長期護理保險不設起付線,實行限額管理,待遇支付水平原則上控制在70%。
耿紅梅表示,濱城區居民長期護理保險不僅是一項民生政策的落地實施,更是一份對失能人員的關愛與責任,居民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實施切實減輕了重度失能人員及其家庭的護理負擔,有效提高重度失能人員的生活質量。隨著長護險制度的不斷完善和護理服務質量的持續提升,相信會有更多的失能人員從中受益,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與希望。
閃電新聞記者 周建輝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