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健康是成長的基石。近年來,近視率、肥胖率等學生健康指標持續引發社會關注,這既關乎每個家庭的幸福指數,更牽動著民族未來的發展質量。青島通過創新陽光體育課程、深化體教融合、構建家校社協同機制等舉措,聚焦學生體質健康發展這一核心命題,多維發力,青島市學生體質健康提升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2024年我市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優良率、平均分三項指標均居全省第一。
為此,我們特別推出系列報道,立體呈現青島市學生體質健康提升工程的創新路徑,探討如何通過科學評價體系構建、運動習慣養成、健康生態營造等維度,真正實現從"重分數"向"重健康"的教育價值轉向。
“羽毛球落地前,一切皆有可能!”在青島一中學生鮑天煦心中,羽毛球是心中摯愛。一次次揮拍,一粒粒接發球,讓他在運動中感受到羽毛球永不言棄的精神。作為羽毛球忠實愛好者,他在一中校園里自主舉辦起“羽鑷杯”校園錦標賽,吸引了無數同學參與其中。
在青島一中,像鮑天煦這樣熱愛羽毛球的同學有很多,用他的話來講,那便是“學校打羽毛球氛圍非常濃厚,校園里凡是平地隨處可見揮拍擊球的同學們。”在一定程度上,羽毛球可以視為青島一中體育教育的縮影。
在青島一中,體育不僅是課堂上的必修課,更是融入學生血液的文化基因。作為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青島一中以羽毛球、籃球等特色項目為支點,通過創新校園吉尼斯、融合體質檢測的運動會等多元化活動,構建起“健康第一”的育人生態。在這片校園里,體育不僅強健體魄,更成為塑造人格、激發潛能的重要載體。
01.
從“小眾愛好”到“校園名片”
羽毛球備受追捧
青島一中的羽毛球運動發展史,堪稱青島市校園體育的典范。自2011年“羽毛球進校園”活動啟動以來,學校建成4片室內塑膠場地,并將羽毛球納入體育選修課程,徹底改變了學生“露天打球、受制天氣”的困境。如今,該校羽毛球社團成員近百人,學校更被授予“國家羽毛球后備人才基地學校”稱號。
“毫不夸張的說,我們每個班幾乎必備5—10把羽毛球拍。”在舉辦“羽鑷杯”校園錦標賽的過程中,鮑天煦收到了很多同學們的鼓勵與支持,“同學們都很開心,說很有正式比賽的感覺,能親歷比賽特別棒!”
2024年12月,學校舉辦“與冠軍同行”活動,邀請巴黎奧運會男雙亞軍梁偉鏗等明星球員走進校園,與學生互動比賽、分享職業經驗。面對“逆風翻盤”的提問,運動員們強調“永不放棄”的體育精神,成為激勵學生的重要一課。這種“以賽促學”的模式,不僅提升了學生的競技水平,更將拼搏精神融入日常教育。
02.
開展校園“吉尼斯”
號召全員參與體質革命
青島一中深諳“普及與提高并重”的體育理念,通過把體質抽測與運動會結合,既可檢驗成果,也能推動陽光體育常態化。
學校創新推出“校園吉尼斯”挑戰賽,涵蓋跳繩、仰臥起坐、平板支撐等項目,鼓勵學生突破自我。這種趣味性與競爭性并存的模式,使體質提升從“任務”變為“興趣”。2023-2024學年,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及格率達100%,優良率顯著提升,動態健康檔案的建立讓個性化輔導成為可能。
此外,學校不斷進行課程創新,推行“新型體育課模式”,每節課留出10分鐘專項體能訓練,結合大課間跑操、社團活動,形成“基礎+專項+興趣”的立體課程網絡。
“很多學生會對‘跑步’等體能訓練心生畏懼,比如800米、1000米等。為了讓同學們從心理上戰勝畏懼感,我們每節體育課都會進行體能項目測試,將體能項目融入到日常體育教學活動中,不僅能提升同學們的體能,同時也能消除畏懼。”據青島一中體育教研組組長張震表示,無論是開設校園“吉尼斯”,還是日常的體能訓練,都是為了在趣味性中讓全體學生加入到“體質革命”中來。
03.
關注學生身心健康
體現體育教育的終極關懷
在青島一中,體育不僅是體能的較量,更是心靈的滋養。2024年,學校與心理健康機構合作,將心理輔導融入運動隊管理,幫助學生應對競賽壓力。明星球員進校園活動中,學生與冠軍的互動問答,傳遞出“心態決定成敗”的深刻啟示。
“體育的本質是育人。我們通過運動教會學生直面挫折、團隊協作,這才是終身受益的財富。”校長嚴賢付說。如今,運動場上揮灑的汗水化作成長的底氣:學生遇事不慌、遇挫不餒的沉穩氣質,互幫互助、自信陽光的精神面貌,成為校園最生動的注腳。
青島一中的體育實踐,詮釋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真諦。從羽毛球場的揮拍聲到各種體育活動中的揮汗如雨,從體質抽測的數據躍升到心理健康的全員關注,學校用行動證明:體育不僅是強身健體的手段,更是塑造人格、點亮未來的火炬。
作者|青島新聞網記者 韓彤彤
家長粉絲們經常錯過消息
星標青島新聞網教育
查收島城教育熱點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