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保山市龍陵縣創新實施“招小商”促就業工程,積極盤活閑置資源、搭建企業入駐平臺,成功引入33家小微企業,帶動2萬多名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旺、群眾增收、村集體創收”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我們的工人都是附近村民,因為技術等級參差不齊,我們根據他們的技術等級分配工序,技術好的我們就安排他們復雜的工序,新來的就安排簡單的工序。”近日,龍陵縣龍新鄉的兩個毛絨玩具加工廠,70多名工人正在加緊趕制廣東3萬件訂單。
2024年9月,龍陵縣龍新鄉通過盤活閑置廠房資源,引入保山萬眾毛絨玩具有限公司,在龍新村、勐冒村建設毛絨玩具加工廠,帶動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既解決了群眾外出務工與家庭照料難以兼顧的矛盾,又有效激活了鄉村經濟活力。
“我來這里上班有8個月了,一個月有3000左右的收入。以前在外省打工,一年回不了家一次,現在就在家門口上班,挺方便,還可以照顧老人、照顧小孩。”龍新鄉勐冒村廖家寨小組的何改相和半坡小組的麻廣芬說道。
目前,加工廠和昆明、重慶、廣東等地達成了長期合作協議,預計年產量90萬件,年產值達500多萬元。
“在縣、鄉、村三級政府的幫助下,我們解決了廠房選址、租金減免和用工招聘的問題,保證了加工廠順利建成投產。”勐冒村毛絨玩具廠廠長徐云春說道。
2022年底,龍陵縣平達鄉安樂村勐連寨828畝閑置茶園引入大理一家公司開發營運,建設茶葉加工、鄉村旅居為一體的茶葉莊園,帶動周邊128戶農戶就業增收。莊園創立了“龍貢山”茶葉品牌,開發了白茶、紅茶、古樹茶等多個品類的茶葉產品,年加工茶葉10多噸,產值800多萬元。為當地村民長期提供茶園管理、采茶及加工崗位,每年累計用工10000多人次,發放勞務報酬100多萬元。
“政府主動幫對接土地流轉,莊園用地審批,修繕道路,建設旅游設施,架設水電、通信設施,讓我們能夠集中精力發展產業。”勐連茶葉莊園負責人劉家波說道。
“我們來這里采茶的費用是5元/公斤,我一天能夠采茶20-30公斤,一天收入160元-170元。一年來采茶3-4個月,一個月的收入是3000元-4000元,時間自由,還可以去干自家的農活,對我們來說是很滿足了。”平達鄉安樂村牛圈山小組的胡金花和六根河小組的曹云秀高興地說道。
“我們將全村591棵古樹茶葉及50畝村集體生態茶葉,高于市場8倍的價格出售給莊園,將828.3畝的茶山出租給莊園進行管理,帶動周邊群眾增收80多萬元,每年實現村集體收入11萬元。”平達鄉安樂村黨總支書記胡金偉感慨地說道。
2023年4月,龍陵縣龍江鄉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吸引一家隆陽區企業投資開辦民宿,游客來自全國各地,年接待旅游團上百個。民宿的店長、客房服務、咖啡師、烤茶師等7名員工均來自附近村民,每年臨時性用工300多人次。
“我學到了很多東西,見識也廣了。公司準時給我們發放工資,還給我們繳納了社保,五險一金。”從民宿建成就在這里工作的龍江鄉弄崗村郭家寨小組濮秀菊,一邊烤茶一邊說道。
截至目前,龍陵縣已成功招引小微企業33家、培育壯大個體戶400多戶,提供就地就近就業崗位1萬多個,帶動群眾就地就近就業2萬多人,增收超3億元。
“我們制定了‘輕資產、快落地、穩就業’的招商標準,通過資源盤活、精準搭臺和模式創新,招引見效快、帶動效果好、發展動力足的小企業。切實為農村回流勞動力、低收入群體提供家門口就業機會,構建可持續的小微商業生態,激活鄉村發展活力。”龍陵縣投資促進局局長徐貴介紹道。
(云南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