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墨君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美國渲染"中俄太空威脅論"背后的戰略意圖分析,太空軍備競賽開啟?
近期,美國太空軍高層頻繁炒作中俄太空軍事能力,這一系列言論背后反映出美國在太空領域的戰略焦慮與軍事野心。
美國太空軍作戰部長查恩斯·薩爾茨曼在參議院聽證會上多次聲稱俄羅斯和中國已掌握太空武器技術,卻始終未能提供確鑿證據。
這種"有罪推定"式的指控,實際上是為美國自身太空軍事化行動尋找借口。
薩爾茨曼在聽證會上特別強調,俄羅斯"在軌道上釋放了可以被視為動能武器的裝置",并以"具有侵略性的方式抵近衛星"。
對中國,他則聲稱展示了"使用機械臂捕獲衛星并使其脫離軌道"的能力,并斷言"所有這些能力都可以用于打擊衛星"。
當被直接問及是否認為俄中擁有太空武器時,薩爾茨曼給出了肯定回答,卻始終未能提供任何實質性證據。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指控與美國太空軍司令斯蒂芬·懷廷此前的表態形成呼應——懷廷曾明確表示美國需要在太空部署武器,以"遏制"近地空間可能發生的沖突。
這種先設定威脅、再提出"解決方案"的套路,暴露出美國太空軍事化的既定戰略。
與對中俄的模糊指控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在太空軍事化方面已有明確計劃。
據彭博社報道,美國計劃在2025年列裝專門用于壓制中國和俄羅斯衛星的武器系統。
薩爾茨曼本人也承認,美國必須對"太空被用于軍事目的做好準備",這實際上是為美國即將采取的太空軍事行動做輿論鋪墊。
值得警惕的是,美國此舉直接違反1967年《外層空間條約》中關于和平利用外太空的基本原則。
該條約明確規定外層空間應專用于和平目的,禁止在軌道上部署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美國渲染中俄威脅的同時,自己卻在加速推進太空武器化進程,這種雙重標準做法令人質疑其真實意圖。
美國炒作"中俄太空威脅"背后隱藏著多重戰略動機:
為太空軍事預算辯護?:通過制造外部威脅論,為美國太空軍爭取更多經費和資源。
搶占道德制高點?:先發制人地將中俄塑造成"規則破壞者",為美國后續行動爭取所謂"合法性"。
維持太空霸權?:遏制中俄太空技術發展,保持美國在太空領域的絕對優勢。
這種不負責任的言論可能引發嚴重后果:
破壞現有國際太空治理體系
觸發新一輪太空軍備競賽
增加太空資產被攻擊的風險
加劇大國間的戰略互疑。
美國太空軍高層近期關于中俄太空武器的指控缺乏證據支撐,更多是服務于美國自身太空軍事化議程的政治宣傳。
歷史經驗表明,追求"絕對安全"的霸權思維只會導致更不安全的世界。
國際社會應共同維護《外層空間條約》權威,防止太空成為新戰場,而不是被單邊主義的威脅論調所綁架。
面對美國不斷升級的太空軍事計劃,國際社會有理由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相應措施維護太空和平。
#子墨君一軍事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