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達幫助AEB突破性能瓶頸。
本文為IPO早知道原創
作者|Stone Jin
據IPO早知道消息,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日前發布《輕型汽車自動緊急制動系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征求意見稿,這標志著中國即將從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自愿安裝”進入“強制標配”的新紀元。
某種程度上而言,這一政策將有效帶動智能輔助駕駛產業鏈上的感知、決策、控制玩家,而激光雷達作為感知環節的關鍵零部件,有望迎來爆發。根據國際保險巨頭瑞士再保險2024年的研究表明,配備激光雷達的車輛可多避免25%碰撞事故,緩解事故影響能力提升29%。
近年來,不少主機廠陸續擴充標配激光雷達的車型矩陣,激光雷達甚至已下探至十幾萬元級車型,推動 "安全平權" 加速落地;消費者對激光雷達的認知和青睞亦日趨加深。當然,頭部新勢力車企對AEB的技術路線有著不同觀點。
其中,蔚來汽車相關人士通過數據說明其在主動安全上的迭代將車主平均事故損失降低了25.2%。蔚來全系車型皆標配激光雷達,并且在日前新款ES6、EC6發布會上,著重介紹了激光雷達對于汽車安全的巨大價值。
蔚來展示圖達通Falcon激光雷達在不同場景下的感知表現
作為蔚來的激光雷達獨家供應商,圖達通從2022年開始就為蔚來的全系車型提供高性能激光雷達。其認為激光雷達在提升汽車安全性和智能性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首先,相比于純視覺方案,激光雷達在強光、隧道逆光、黑夜等場景下不受光照條件影響,可實現精準探測。
除此以外,視覺方案對于交通物體和場景的識別,主要依賴于大量的場景數據的積累,系統會通過感知到的數據,計算自身與前車的相對距離、速度差,來判斷是否有碰撞的風險。而針對于未經算法訓練的不規則物體或者異常場景,系統會有失靈的概率。而激光雷達是通過收集反射光脈沖,輸出三維空間數據,其高精度測距、速度計算能力都體現出更大的優勢,對于傳感器融合方案,能夠實現多信息冗余校驗。
AEB的標配對于主機廠和方案供應商而言,也存在著一定的技術要求。需要在保證安全的同時,提高舒適化體驗。這就要求AEB系統不僅得提高正確檢測率,還要降低誤檢率。激光雷達提供的深度信息,對于降低AEB誤制動率至關重要。
不可否認的是,盡管政策面利好,但激光雷達若想提高滲透率還需要過成本大關。目前市場上主流的AEB方案為視覺+毫米波雷達,價格區間根據傳感器配置不同在幾百元到數千元之間不等。若激光雷達成本持續下探,或能加速裝車實現“安全普惠”。
此外,乘用車畢竟是明顯的“需求驅動”市場,有別于商用車的“法規驅動”。AEB在乘用車上的標配新規,或許能帶動包含AEB、ACC、LCC、APA、NOA等L2及L2+功能的進一步擴大滲透率,激光雷達或可因此受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