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 故園槐開 其四
廿載重來鬢已星,槐香雪海尚亭亭。
西廊石臼東墻月,俱作蒼苔夢里青。
首句 “廿載重來鬢已星”:“廿載” 明確指出時間跨度為二十年,“重來” 表明詩人是再次回到故園。“鬢已星” 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星” 在這里比喻鬢發斑白,如星星點點,形象地描繪出詩人歷經歲月滄桑,時光流逝在自己身上留下的痕跡,突出了歲月的無情和自身的衰老,也為全詩奠定了一種感慨時光、懷舊傷今的情感基調。
次句 “槐香雪海尚亭亭”:“槐香雪海” 營造出了一種極具美感的意境,槐樹開花時潔白如雪,大片的槐樹形成了如雪般的海洋,而且還散發著陣陣香氣。“尚亭亭” 則描繪出槐樹依舊挺拔、秀麗的姿態,“尚” 字強調了盡管時間過去了二十年,故園的槐樹依然保持著往昔的風采,與詩人自身的變化形成鮮明的對比,進一步強化了歲月變遷的感受,同時也流露出詩人對故園這一美好景象的眷戀和欣喜之情。
三句 “西廊石臼東墻月”:此句運用了列錦的修辭手法,選取了 “西廊”“石臼”“東墻”“月” 幾個富有代表性的故園景物進行羅列。“西廊” 和 “東墻” 點明了方位,勾勒出故園的空間布局;“石臼” 可能是過去生活中常見的器具,承載著過去的生活記憶;“月” 則常常是引發思鄉、懷舊之情的典型意象,營造出一種靜謐、清幽的氛圍,勾起詩人對往昔在故園生活的回憶。
末句 “俱作蒼苔夢里青”:“俱” 表示 “都”,“蒼苔” 暗示著時間的侵蝕和故園的荒廢,許多曾經熟悉的事物都已布滿蒼苔,變得陳舊。“夢里青” 說明這些曾經的美好景象如今只能在夢中呈現出那一抹清新的顏色,傳達出詩人對故園過去的美好只能在夢境中追尋的無奈和惆悵,也進一步深化了詩歌懷舊、傷感的主題。
七絕 故園槐開 其五
轆轤聲澀井臺欹,素雪堆欄月影移。
欲汲當年澆鬢水,恐驚槐下讀書兒。
首句 “轆轤聲澀井臺欹”:“轆轤聲澀” 四字瞬間喚醒聽覺記憶,老舊轆轤轉動時滯澀的聲響,暗示著歲月的磨損與荒蕪。“井臺欹” 則從視覺角度切入,描繪井臺傾斜的模樣,一個 “欹” 字生動展現出故園歷經風雨后的破敗之態。井臺作為故園生活的重要場景載體,其衰敗不僅是物質層面的損耗,更象征著往昔生活方式與熱鬧場景的消逝,為全詩奠定了物是人非的傷感基調。
次句 “素雪堆欄月影移”:“素雪堆欄” 延續前作中 “槐香雪海” 的意象,將槐花比作素雪,堆積在欄桿旁,營造出純凈、素雅又略帶寂寥的畫面。“月影移” 三字賦予場景動態感,月光緩緩移動,光影流轉間,時間的流逝悄然顯現。這一句通過視覺動態描寫,在靜謐中增添了一絲時光流轉的意味,與首句的靜態衰敗形成呼應,共同構建出故園幽冷、寂靜的氛圍,進一步烘托出詩人內心的孤寂與懷舊情緒。
三句 “欲汲當年澆鬢水”:“欲汲” 直接表達出詩人內心的強烈渴望,想要汲取井中清水,如同往昔一般。“澆鬢水” 這一動作,既暗含對青春歲月的懷念,也有試圖以井水洗凈歲月滄桑、重尋往昔時光的隱喻。“當年” 二字將今昔對比凸顯,現實的滄桑與記憶中青春朝氣的反差,使得詩人的情感更加深沉,透露出對時光飛逝、無法重回過去的無奈與悵惘。
末句 “恐驚槐下讀書兒”:此句筆鋒一轉,以 “恐驚” 二字展現詩人的矛盾與溫柔。詩人雖渴望重溫舊夢,但又害怕驚擾槐樹下曾經那個認真讀書的自己(或孩童)。“槐下讀書兒” 既是對往昔生活場景的具象化回憶,也象征著純真美好的歲月。詩人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在虛幻的 “讀書兒” 身上,不忍心打破這份美好的記憶,體現出對故園生活、對青春年少時光的珍視與小心翼翼的呵護,使得整首詩的情感表達更加細膩動人,余韻悠長。
七絕 故園槐開 其六
天涯孤盞對空枝,蛩語穿簾月影移。
但囑南風勤護惜,莫教香雪覆碑時。
首句 “天涯孤盞對空枝”:“天涯” 一詞點明詩人身處異鄉,遠離故土,營造出漂泊無依的空間感;“孤盞” 描繪詩人獨自飲酒的場景,一個 “孤” 字,既寫形單影只,更突出內心的孤寂落寞。“對空枝”,面對空空如也的樹枝,與故園槐花盛開的繁茂形成強烈反差,暗示此時詩人眼前的荒蕪,反襯出其對故園槐開盛景的懷念與渴盼,奠定了全詩孤獨哀傷的情感基調 。
次句 “蛩語穿簾月影移”:“蛩語穿簾” 從聽覺角度切入,蟋蟀的鳴叫透過簾子傳入耳中,在寂靜的夜晚更顯清幽,增添了環境的孤寂氛圍。“月影移” 則延續前作中時間流逝的意象,月光緩緩移動,時光在無聲無息中悄然溜走。這一句以動襯靜,通過細微的聲響和光影變化,進一步渲染出詩人獨處異鄉時的清冷與寂寥,同時也暗含其輾轉難眠、思緒萬千的狀態。
三句 “但囑南風勤護惜”:詩人將情感寄托于 “南風”,以擬人化的手法 “囑” 托南風,飽含深情地請求它好好守護故園。“勤護惜” 三個字,透露出詩人對故園的深切關懷與擔憂,擔心故園的一切在歲月中受到損害,尤其是槐花所代表的美好景致。這種托付,既體現出詩人無法親身守護故園的無奈,又展現出對故園深厚而執著的眷戀之情。
末句 “莫教香雪覆碑時”:“香雪” 指代槐花,再次呼應系列詩作中槐花如雪的意象;“碑” 則給人一種肅穆之感,可能象征著故園的記憶、逝去的親人或過往的歷史。“莫教香雪覆碑時”,詩人擔憂當槐花如雪般飄落,覆蓋在碑上時,那些珍貴的記憶與情感也會隨之被掩埋,變得模糊不清。此句以充滿畫面感的場景,將詩人對故園命運的憂慮、對往昔記憶消散的恐懼推向高潮,情感真摯而深沉,余韻悠長,引發讀者對時光、記憶與故土的深刻思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