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養老、托幼等家政服務成為許多家庭的剛性需求,一邊是優質家政服務有效供給不足。期待在政策引領下,在城鄉兩頭共同努力下,讓城里“好阿姨”不再難找,讓農村從業者更有獲得感
從農村“寶媽”到城里的育嬰員,江西銅鼓縣高橋鄉花山村的潘益媛,參加培訓后掌握了科學育嬰技能,找到了心儀的工作,“現在每月收入過萬元,我身邊不少老鄉也干起了家政。”
近年來,越來越多像潘益媛這樣的“好阿姨”成了就業市場上的“香餑餑”,為很多城市家庭帶來了便利和溫馨。當前,我國家政服務從業人員已超過3000萬人,其中農村進城務工人員是主力軍,2024年全國家政服務業營業收入達到1.23萬億元。
家政服務一頭連著城市萬家燈火,一頭牽著千萬農村進城務工勞動者。當前,全國65歲以上老年人達到2.2億,3歲以下嬰幼兒超過3000萬。在不少城市,家政服務業常年位居“最缺工”職業榜單前幾位,很多城里人感嘆“‘好阿姨’可遇而不可求”。
一邊是養老、托幼等家政服務成為許多家庭的剛性需求,一邊是優質家政服務有效供給不足。供需矛盾如何緩解?今年4月,商務部等9部門發布《關于促進家政服務消費擴容升級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12項重點舉措,旨在擴大優質家政服務供給,推進家政服務消費提質擴容。
讓“好阿姨”不再難找,需要從城鄉兩端共同發力。要加大家政服務業政策支持力度,既要持續優化發展環境、完善社會保障機制,還要積極引導家政企業轉型升級,推動家政從業更加穩定、更有保障。專業、規范的培訓能幫助農民工提高家政服務技能,也能提高他們的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要打造勞務品牌,促進家政服務業朝著規范化、標準化、職業化等方向發展。河北大力發展“河北福嫂”勞務品牌,去年開展培訓4.67萬人次,有3.98萬人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家政服務涉及千家萬戶,安全、放心是消費者的核心訴求,要在評價機制和信用體系上下更大功夫。要優化全國家政服務信用信息平臺功能和服務,依法依規歸集家政服務企業、家政服務員信用信息,向消費者提供信用查詢服務。對于農村進城務工人員而言,通過數字化手段完成職業背景核查,能幫助他們更好展示個人能力。當“好不好,查一下”成為行業共識,農村從業者可以更放心地扎根家政服務業,消費者也能更便利地享受到放心服務。
提高家政服務水平,是提高消費意愿的關鍵一環。要持續完善家政服務標準體系,加快制修訂一批家政領域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以標準化助力家政服務業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型升級,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高品質家政服務需求。
家政服務是個消費大市場,也是就業“蓄水池”,不僅是民生家事,也是國家大事。期待在政策引領下,在城鄉兩頭共同努力下,讓城里“好阿姨”不再難找,讓農村從業者更有獲得感。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3日 18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