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嚴重性,日益獲得社會的普遍關注。
所有的心理問題,都是多因素綜合所致。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成因,得到很多討論,很多影響因素被關注。
前些天,我和朋友聊天聊到這方面,觸發我對此有些新看法。
我們聊到為什么80、90后在青少年時期,心理問題沒有現在的青少年突顯,因為80、90后的心理,沒有像現在的青少年,在小時候便被關注。
如我一位朋友所說,現在的青少年,小學時就被關注情緒如何。80、90后的成長環境,有多少人會被父母關心情緒怎樣?
好比身體,如果你沒有身體感受,身體病了你也不知道;只有身體感受能被覺察到,才能知道身體是否不舒服。
在我的心理咨詢工作中,成人來訪者群體年齡是20-40歲為主,少數40-50歲人群。也就是80、90后為主,少數70后。
80、90后的成年人,上大學或是經濟獨立后,脫離原生家庭環境,物理空間和心理空間才有獨立的“自我空間”,心理層面才會被自己更多關注到:
感受到自我,才有機會覺察心靈層面是否有困擾。
70后,前半生忙著為別人活:為父母活,為子女活。人到中年,開始為自己活,關注自我需求,心理困擾也才有機會被關注到。
心理學有“中年危機”的說法。
我個人覺得中年不算危機,只是前半生被忽視的自我需求,開始有“空間”被關注后,原有的“為別人活”平衡被打破,需要建立“為自己活”的新平衡:
“中年危機”,只是人在建立新平衡的過程中,會有的正常困惑。
我接觸的成年來訪者,常常是問題始發于成年后,但總能從成年前發現困擾的端倪。也就是說:
成人的心理困擾,往往也在青少年時期便存在,只是70-90后在其青少年時期的心理困擾,很少被關注(包括自己都沒在意)。
整體而言,00后之前的國人,自我意識發展落后于現在的青少年。
00后以前的國人,可能到二十幾歲,甚至更大年紀,自我意識才較強烈,關注到自我需求;
00、10后,在小學,甚至幼兒園時期,自我意識便比較強。
我認為,這種差異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社會經濟的發展
整體而言,00后以前的國人,其父母輩忙于生存階段,對于孩子的照顧,停留在“養活”,給孩子提供物質照顧,而難有余力上升到“養好”,顧及孩子心理需求。
00、10后的生活環境,父母一般有條件在照顧孩子物質生活之外,顧及孩子心理需求。
二是文化影響
中國的集體主義文化,重視群體性,弱化個體性;鼓勵合群,抑制個性。
集體主義文化疊加尊崇孝道、尊卑秩序的儒家文化——強調子女服從父母,而不是子女心理被尊重——影響國人的自我(即個性)心理發展滯后。通常成年后,國人心理上才能更多地從家庭中分化出來,自我意識較大發展。
00、10后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互聯網興起、全球化發展的環境下成長,他們受多元文化影響,不再像00后以前的國人,受集體主義和儒家文化強烈影響:
當代青少年,成長在比父母輩更有利于自我意識早發展的文化土壤。
三是代際發展
如果大家了解過原生家庭,可能聽過“代際傳遞”這個詞,指原生家庭的影響一代代傳遞下去。(詳見《原生家庭的代際傳遞》一文。)
“代際傳遞”偏向原生家庭負面影響的傳遞;“代際發展”是我發明的詞語,偏向后代比父母輩更好的發展性變化。
60、70后,可能到40-50歲,所謂的“中年危機”,自我意識較大發展,關注到自我需求。他們這一代,自己沒有被關注過心理需求,他們也難以照顧到后代(80、90后)的心理需求。
80、90后,20-30歲感到心理困擾,關注自我需求,自我意識發展比父母輩早。這也使得他們有能力在自己的孩子小時候,對其養育過程便關注到到后代(00、10后)的心理需求。
00、10后,在生活條件、文化環境、父母養育能力等多方面,都具備自我意識較早發展的成長環境,因而兒少時期,自我意識便得到較好發展。
因此,從社會發展視角來看:
青少年心理問題增多,反映了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獲得了更好的成長環境,個性發展被允許的空間增長了,其體現了社會的發展。
這不是說青少年心理問題增多是好事,而是看到其中有社會發展,自我意識得以較早發展的一面:
60、70后,中年心理困擾明顯;
80、90后,20-30歲心理困擾明顯;
00、10后,青少年時便心理困擾明顯。
自我意識發展,才能覺察到心理困擾;當代青少年心理困擾早于父母輩,反映自我意識發展較早。
這種社會發展影響到青少年個體心理發展,對家庭教育提出的挑戰,便是需要多關注到孩子的心理需求——這一80、90后父母,在兒時可能缺少的體驗。
如此,孩子成年后,不太需要將精力用于處理“內耗”的心理困擾,可以將更多精力去創造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