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突然對哈佛做出禁令,暫停哈佛大學招收國際生業務,并且現有的國際生也必須轉學離開哈佛大學,作為全球頂尖高校,美國的人才搖籃,哈佛大學為什么會被針對呢?
美國名義上是為了國土安全,其背后目的真的如此嗎?在美國,有來自世界各國的科學家為他們的進步和發展做著犧牲,而哈佛就是培養科學家的搖籃,所謂種樹結果,樹要被刨,果從何來。
美國大學的運營和科研費用,大都來自于美國政府的撥款或者是慈善基金、企業等的捐贈,這筆天文數字已經壓的美國政府喘不過氣來,在此之前,美國就以各種理由削減了多所大學的費用,特別是針對哈佛大學以及其“兄弟學校”,更是絲毫不手軟。
美國政府的借口“很充分”,其根本原因無非就是不想花錢了,總得找個說法讓合大高校心服口服吧!其實,在美國政府心里也是很矛盾的,他們一邊想要哈佛等高校源源不斷的輸送人才,一邊還不想花錢,說白了就是想要空手套白狼。
回到美國對哈佛的禁令問題上,這條禁令的出臺只不過是之前削減費用的延伸,以哈佛為例,美國政府每年向哈佛的投入占到哈佛總投入的11%左右,這點錢沒了哈佛也可以繼續運營,為了達到目的,就必須切斷哈佛的整個美國資本的投入,包括慈善基金和企業的捐贈。
所以,禁止招收國際生和限令現在的國際生轉學就是給哈佛出難題,看你哈佛怎么選擇。
如果選擇無條件服從,哈佛幾百年的努力或許會付之東流,美國政府也不想哈佛就此隕落,所以他們相信哈佛會自力更生。
哈佛的國際生都是各國的頂尖屬于求學者,其中不乏各國精英的子女,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要么就是智商高,要么就是財力足,有智商可成才,對于學費也就無所謂了,剩下的就是財力足的了。
有錢人想讀世界名校,就可以給哈佛一條生財之道,除了可以收取學費,還可以獲得各種名義的贊助,這種收入不會比美國政府的撥款少,哈佛不但可以解決運營問題,還可以繼續保住頂級名校的頭銜,讓更多的國際生來就讀。
如果形成了這樣的局面,美國政府不但可以免投入,還可以坐享其成,利用這樣的政策讓美國各大高校效仿,讓他們都能夠自力更生,利用國際生的學費來維持運營,美國政府在獲得經濟利益的同時還可以繼續享受高端人才的回報,到那時,他們做夢都得笑醒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