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電商領取《1000份電商運營干貨案例》
作者 | 張逸 報道 | TOP電商
昨晚 (5月22日) , 網友心念念的小米15周年戰略新品發布會終于開啟。
在發布會上雷軍介紹了全網關注的玄戒 O1 芯片、小米 15S Pro、YU7 SUV等產品 。
不過, 這場本該“炸場”的發布會,卻因為 YU7的定價 讓全網 吵翻天了 。
原因是 雷軍 表示 ,看到網上有很多人出來說,雷總肯定(YU7)定價19.9萬元。
“不要這么想,不可能的好嗎。”
圖源:證券時報
當雷軍說出這句話時,彈幕 被 “雷總,你變了”刷 爆了 屏。
其實,對于這個畫面TOP電商早有預感。
畢竟 ,從年初開始,“小米汽車價格屠夫” 的神話 就沒停過。
甚至 有 網友 自發的 玩 起了 梗:“19.9萬,年輕人的第一輛保時米 , 雷總YYDS (永遠的神) ”。
結果,雷軍的“不可能”,把網友的期待 打碎了,被刷屏也是意料之中 。
對于YU7的價格, 雷軍 其實已經 埋下伏筆。
在發布會前 的幾個小時 ,他就發微博預告:“YU7 預計7月正式上市,今晚預發布會,不會公布正式價錢,也不會開啟小定。”
圖源:微博
但誰也沒想到,他會在發布會上直接“封死”低價的可能性。
不過, 這臺被寄予厚望的 YU7 ,配置確實能打 。
車身近5米長、2米寬,軸距達到3米,妥妥的中大型車身材。
設置了 電動內翻門把手,不僅能降低風阻, 當有人 靠近時 會 自動內翻。
外觀這塊,延續了小米SU7的家族設計,水滴式前燈搭配"星環"尾燈,辨識度拉滿。
動力 同樣有驚喜 ,馬力 最高可達690PS; 3.23秒就能破百,最高時速253km/h,100-0km/h最短制動距離 為 33.9m。
智能大腦 方面 , 搭載了 驍龍8移動平臺 和 全新一代英偉達Thor車載計算平臺,最高算力 有 700TOPS,還全系標配 了 4D激光雷達。
續航和補能也沒掉鏈子,全系搭載 了 800V碳化硅高壓平臺,補能速度超快,15分鐘最快能補620km,10%-80%最快充電時間只要12分鐘。
圖源:小米汽車
甚至用上了“投影式全景屏” 。
好像 這玩意連寶馬都還沒量產,小米卻搶先一步。
雷軍甚至不忘凡爾賽:“我們工程師說,這車風阻系數只有0.245,優化了40多處空氣動力學設計,續航比原來多了59公里。”
臺下掌聲雷動,但網友的注意力全在價格上:“所以這車到底多少錢?”
答案 ?沒有 價格 。
雷軍把懸念留到了7月,只留下一句“這個配置啊,以 Model Y 定價,沒有三十幾萬絕對下不了臺的”。
一句話,讓 網友 的心涼了半截。
畢竟,特斯拉Model Y煥新版起售價26.35萬,雷軍卻說小米YU7“成本更高” 。
這不就是明示要賣30萬+?
網友的 “ 憤怒 ” 不難理解。
發布會前,二手平臺上代搶YU7的黃牛已經狂歡多日,有人掛出1.2萬元“內部F碼”,甚至喊出“全國首批現車只有幾千臺”。
圖源:微博@藍鯨新聞
結果雷軍連價格都不公布,直接讓黃牛“失業”。
可 這就讓 用戶困惑了:既然火爆,為何不早點開賣?
其實, 這背后藏著小米的“高端焦慮”。
去年SU7 Ultra定價從81萬狂砍到52萬,雷軍自嘲“被網友罵醒”。
這次YU7的定價,小米顯然學乖了 , 先拿配置鎮場子,再觀察市場反應。
畢竟,中大型純電SUV市場早已殺成 紅了眼。
理想L6、問界M5虎視眈眈,特斯拉Model Y更是月銷過萬的“價格鐵壁”。
如果貿然低價入場,可能既傷利潤又損品牌;若定價太高,又怕重蹈蔚來ES8“叫好不叫座”的覆轍。
值得一提的是 , 發布會上 雷軍 還公布 出了另一張王牌 ——3nm自研芯片“玄戒O1”。
雷軍介紹稱,玄戒O1安兔兔跑分達3004137 分。
圖源:三言Pro
作為一枚"堆料狠人",它塞進了190億晶體管,但采用了第二代3nm工藝,因此面積只有109mm2。
十核四叢集架構更是玩得明明白白 。
兩顆Cortex-X925超大核+四顆A725性能核+兩顆低頻A725能效核+兩顆A520超級能效核。
GPU部分 同樣讓友商壓力拉滿 。
Arm Immortalis-G925 16核圖形處理器,曼哈頓3.1跑330幀、Aztec 1440p跑110幀,直接把蘋果A18 Pro甩在身后。
在 同性能下功耗比A18 Pro低35%,玩MOBA游戲幀率還高1.5fps、溫度低3.2° 。
對此, 雷軍謙虛 道 :“我們離蘋果還有差距,但已經不怕比了。”
這話聽著耳熟?
沒錯,當年華為麒麟芯片也是這么一步步逆襲的。
可網友 還是心系YU7的價格 。
有網友就表示 “芯片再牛,車價不香有啥用?”
更扎心的是,小米車主還在苦等交付 。
小米汽車官網顯示, 目前小米SU7系列車型的提車周期在36-49周,約9-12個月;小米SU7 Ultra的提車周期在23-26周,約6-7個月。
圖源:微博
在 產能 沒有巨幅提升的情況下 ,又推新車型, 這 難免 會 讓人懷疑 , 小米是不是在“畫餅充饑”?
雷軍的糾結,本質是小米轉型的陣痛。
五年前,他高喊“硬件綜合凈利潤率不超過5%”;如今,他卻說“尊重科技成本”。
這種撕裂感在 造車 業務上尤為明顯 。
資本市場倒是給了面子。
盡管發布會后小米股價跌了3%,但大摩的報告依然樂觀,認為YU7能復制SU7的成功。
可普通用戶不關心財報,只在乎“能不能20萬開走”。
一位網友就 調侃道 :“以前沒錢買小米,現在沒錢買小米。”
發布會尾聲,雷軍引用了一句他最愛的話:“疾風知勁草,路遙知馬力。”
這句話或許正是小米當下的 真實 寫照。
雷軍說: “15歲的小米已不再是孩子。”
不過 ,小米 還是 需要時間。
從手機到汽車,從性價比到高端化,雷軍一直在“重新定義自己”。
只是這一次,用戶是否愿意等他“憋大招”?
7月的價格揭曉日,或許才是真正的“生死局”。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添加備注:進群】
最新電商行業資訊,盡在【Top電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