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中,作為被征收人,征收補償是其一直都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可是由于相關的法律法規上并沒有作出統一的補償標準,所以只要有拆遷項目啟動,那必然少不了拆遷糾紛的發生,而且絕大多數的拆遷糾紛也都是因補償問題而引起。
從律師辦案的過程中來看,很多被征收人都會認為地方征收方制定的補償標準不符合法律法規,不能保障被征收人以后的生活水平,甚至還可能會使得其越拆越窮。因此,當征收方拿著補償安置協議要求被征收人簽訂補償安置協議時,被征收人往往也會直接拒絕。事后,雖然就補償事宜雙方會進入一個短暫的談判期,但從被征收人反映的來看,基本上都會無疾而終。
那么作為被征收人,在遇到雙方就補償事宜遲遲談不下來,甚至說征收方根本沒有誠意談的情況時要怎么辦呢?
首先,要馬上弄清楚征收目的是什么
如果雙方就補償事宜沒有在談判期內談成,達成一致意見,建議被征收人不要什么都不去做,換句話來說就是,我們一定要做好未雨綢繆的工作,比如弄清楚征收主體是誰,征收目的是誰等。通常情況下,如果是因公共利益開展的征收工作,那征收主體自然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作出相關文件的也應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對于征收目的首要是否是因公共利益,如果是,要弄清楚具體是什么項目,是因修建公路而實施的征收,還是因教育、文化等實施的征收項目。一般情況下,有一些征收項目是比較著急的,工期也會比較緊,一旦被征收人在這些項目中一直不搬遷,不簽訂補償安置協議,那么征收方可能就會采取一系列的強制措施,迫使被征收人搬遷,推進征收工作。
因此,弄清楚征收目的,了解具體的征收項目情況是比較重要的,一旦征收項目比較急,那么被征收人就有必要收集相關的證據材料,包括被征收房屋里外的照片、錄像,還有房產證、土地使用權證以及其他相關的對自己有利的文件材料等。
其次,家里時刻要留守人員
在與征收方遲遲沒有就補償事宜協商成功時,且征收方也一直以堅決的態度拒不妥協,拒不提高補償時,被征收人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尤其是發現征收項目比較著急的情況下,建議家里一定要時刻留有人守著,避免房屋被征收方帶人強制拆除。
實踐過程中,房屋被征收方強制拆除的情形不在少數,很多征收方在與被征收人沒有就補償協商成時,根本沒有耐心再與被征收人進行協商,而且為了推進征收工作,還往往會在未履行任何法定程序的情況下,比如未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就直接組織社會閑散人員,或委托村委會、街道辦事處等人對被征收房屋實施強制拆除。
房屋一旦被征收方實施了強制拆除行為,雖然日后只要被征收人相信法律,還是可以針對強拆行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相對于來說,維權難度也會增加,尤其是在賠償標準上。所以,凱諾律師建議大家,一定要在家里留有人員看守,避免房屋被征收方偷偷拆除。
再者,爭取協商補償的機會
事實上,我們不止一次地強調過,征收補償不是打下來的,而是通過協商而來的。所以,作為被征收人一定要把主動權握在自己的手里,如果與征收方已經耗了兩三個月,甚至半年之久都還沒有就補償事宜達成一致意見,那么被征收人可以選擇主動出擊。
也就是,可以在專業律師的幫助下,促進與征收方協商補償的機會,比如可以利用政府信息公開程序,審查征收程序是否是違法,征收方存不存在程序顛倒等問題,有沒有發布相關的文件,一旦發現征收方確實存在這方面的違法行為,那么就可以以此作為突破口,通過行政訴訟程序,讓對方感覺到壓力。
從實踐過程中來看,倘若真是征收項目比較急,征收方反而更希望與被征收人協商補償,達成一致意見,這樣可以正常推進征收工作,一旦進入到訴訟階段,那么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兩年,甚至更久都不能正常推進征收工作。
所以,凱諾拆遷律師最后提醒大家,雖然被告身份比較特殊,但是只要我們被征收人能相信法律,拿到補償也是指日可待。廣大被征收人在遇到拆遷問題時,千萬不要一味地等待,否則很有可能會對自己造成一定的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