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5月23日電(記者黃江林)記者從天津市反詐中心獲悉,近期,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手法升級,詐騙分子借投資理財、高額返利等傳統話術,誘騙受害者通過網約車、郵寄、跑腿、上門取貨等新手段,交付大額現金或黃金騙取錢財。警方提示,凡是有陌生人要求將現金、黃金送至指定地點或派人上門收取的,均有極高詐騙風險。
前不久,正在求職的張某接到陌生電話,對方稱其通過人事篩選,現需進行崗前培訓,培訓內容是完成投資任務,然后獲得返利。張某按要求第一次操作后獲得小額返利,但第二次投資后,騙子稱對接數據操作失誤無法提現,并誘導張某線下取現10萬元送到指定地點,否則無法拿回本金和返利。張某按照對方要求通過網約車將10萬元現金送達指定地點后發現,仍無法提現。這時他才意識到被騙,并報警求助。
天津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四支隊三大隊副大隊長李嘉璐說,線下運鈔、運送黃金等行為已成為不法分子實施詐騙、“洗白”贓款的重要手法。有的借助“虛擬幣投資”陷阱,誘騙受害人取現后將現金交給陌生人或通過貨拉拉、閃送等方式送至指定地點;有的實施“黃金變現”騙局,誘導受害人在銀行或金店購買黃金后,將黃金實物交給上門取件的陌生人或郵寄至外省市指定地址,隨后將黃金非法占有。
李嘉璐提示,詐騙手法千變萬化,防范這類詐騙,要牢記“三不三立即”原則。不輕信陌生來電中“高收益”投資等話術;不點擊短信、社交軟件中的不明鏈接,不下載非官方App;不透露身份證號、銀行卡密碼、短信驗證碼等敏感信息,不在非官方平臺填寫個人信息。
李嘉璐說,對轉賬、取現等要求存疑時,立即通過電話、視頻或線下方式多重驗證對方身份;發現可疑情況,立刻掛斷電話、刪除聯系方式,拒絕向陌生人、陌生地點交付現金、黃金;疑似受騙或已轉賬,立即報警并聯系銀行凍結賬戶,同步保留證據。(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