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2314字
預計閱讀時間: 6分鐘
最近,網上有一段“白細胞在努力救你”的視頻在網上流傳,確實,白細胞是人類機體與疾病斗爭的衛士。但日常生活中,大家一看到血常規的報告單上,白細胞計數升高了,就立馬想到是身體有炎癥了。其實,這個想法雖然對但不全對哦,因為白細胞增高的原因其實有很多。
01 白細胞是什么?
白細胞是一大類無色、球形、有核的細胞群的總稱,因為一堆無色的白細胞在一起看上去白白的,所以又稱“白細胞”、“白血球”。根據其形態、功能和來源部位可以分為三類:粒細胞、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粒細胞又可以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
02 白細胞增高有哪些因素?
感 染>>>>
01
當然白細胞總數和(或)某類白細胞升高的最常見原因是機體感染細菌或者病毒而發炎了。常見的細菌感染引起的咽炎、扁桃體炎、肺炎、膿腫、化膿性腦炎、腎盂腎炎、敗血癥等,主要是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增高;而病毒感染引起的風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乙型腦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病毒性肝炎等,則主要是淋巴細胞增高。
白血病>>>>
02
白血病作為一種惡性血液病,對身體造成的危害各種各樣,可以引起多個臟器損傷,并且治療難度大費用高。一般來說,白血病患者會在某個階段出現白細胞增高。常見的白血病白細胞是正常值的幾十倍,如患有急性粒細胞白血病(M1、M2)、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M3)時,白細胞總數可曾至(10~50)×109/L;患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時,白細胞總數可在(100~600)×109/L以上。
惡性腫瘤>>>>
03
惡性腫瘤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經常伴有血細胞指標的改變,比如貧血、血小板異常以及白細胞異常增高等。白細胞的異常增高往往比較常見,主要有兩種原因。首先考慮類白血病反應:惡性腫瘤可激發機體產生類白血病反應,引起白細胞升高。其次,惡性腫瘤繼發感染也可引起白細胞升高,此類情況與臨床上其他的感染性疾病類似,由于惡性腫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導致各種病原體的入侵。
急性中毒>>>>
04
常見于急性化學藥物和生物毒素中毒,如急性鉛、汞中毒,安眠藥、有機磷中毒、昆蟲以及蛇毒素等,可引起骨髓反應性增生,導致白細胞增多。
廣泛的組織損傷或壞死>>>
05
如較大手術后、大面積燒傷、急性心肌梗死(心絞痛時一般不增高)及嚴重的血管內溶血、血管栓塞、急性創傷性大出血。應激狀態下一般不高于 20 × 109/L,且白細胞分類正?;蛑行粤<毎栽龈?,此時白細胞增高對機體有保護作用。
糖尿病>>>>
06
糖尿病患者,機體可受多方面因素的刺激引起白細胞反應性增多。研究表明,無感染的糖尿病患者也可出現外周血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升高,而且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更明顯。
兒童和青少年胰島素抵抗>>
07
有研究發現,胰島素抵抗的發病率隨白細胞計數上升而增加,白細胞計數可作為兒童和青少年胰島素抵抗及抵抗預測的參考指標。
藥物因素>>>>
08
應用某些藥物以后可能會引起白細胞升高,如糖皮質激素、齊拉西酮、兒茶酚胺類等。
腦損傷>>>>
09
在腦損傷患者中,非感染或中樞性發熱是常見的臨床現象,有學者認為早期與感染無關的白細胞計數升高是一種應激現象,應激狀態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和皮質醇等分泌量增加,兒茶酚胺促進白細胞從儲備池進入循環池,皮質醇促進骨髓釋放白細胞,且減緩白細胞移出血管,進而導致血白細胞增高。
生理性增高>>>>
10
01
年齡因素
新生兒白細胞較高,一般在 15.0 × 109/L 左右,個別可高達 30.0 × 109/L 以上。通常在 3 ~ 4 天后降至 10.0 × 109/L 左右,約保持 3 個月,然后逐漸降低至成人水平。
02
日間變化
運動、疼痛和情緒變化、一般的體力勞動、冷熱水浴、日光或紫外線照射等,均可使白細胞輕度增多,而劇烈運動、劇痛和激動可使白細胞顯著增多。如劇烈運動,可于短時間內使白細胞高達 35.0 × 109/L,以中性粒細胞為主;當運動結束后迅速恢復原有水平。這種短暫的變化,主要是由于循環池和邊緣池的粒細胞重新分配所致。
03
妊娠與分娩
妊娠期常見白細胞增多,特別是最后 1 個月,常波動于(12.0 ~ 17.0)× 109 /L 之間,分娩時可高達 34.0 × 109 /L。分娩后 2 ~ 5 d 內恢復正常。
說了這么多,就是想告訴您,血常規檢查中白細胞增高可能存在很多情況呢,有些提示是疾病,有些則是正常的生理因素影響,大家拿到檢驗報告單,還請結合自身的癥狀,聽取??漆t生的意見。
參考文獻
[1] 尚紅,王蘭蘭. 實驗診斷學[M]. 第三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40.
[2] 王勇. 淺析白細胞增多的臨床意義[J]. 社區醫學志,2011,20:9-10.
[3] 張世蔚. 白細胞增高背后的疾病[J]. 家庭醫學,2006,06:25.
[4]姚金芳,張加斌,李靜. 2型糖尿病患者白細胞升高原因的探討[J]. 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20,06:163-165.
[5] 侯慶寧,趙興國,夏春燕,程英,周海燕. 2型糖尿病一級親屬外周血白細胞計數的變化及意義[J]. 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7,11:1358-1360.
[6] 王彥. 糖皮質激素引起白細胞升高一例報告[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06:152.
[7]林芝,卜琴芳,陳方斌,瞿發林,吳曉燕,巢楠. 鹽酸齊拉西酮膠囊致白細胞增多1例[J]. 中國藥業,2020,12:95-96.
[8] 劉科益,鄭敏敏,張媛媛. 降鈣素原在糖皮質激素治療后白細胞增高個體中的檢測意義[J]. 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6,06:710-712.
[9] 賀崇欣,李振球,徐善水,戴易. 顱腦損傷后白細胞變化的臨床意義[J]. 皖南醫學院學報,2004,02:106-108.
來源:武漢市第三醫院
告訴小伙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