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時代,導游帶著一群游客來到修葺新的秋水山莊,指著山莊介紹著這座山莊的主人——秋山居士。
她原為清末民初時上海灘的一名藝妓,賣藝不賣身。卻在遇到了那個人以后,傾盡所有助他辦報社;扮成清潔婦,幫他把重要的信息傳遞出去;也曾在軍閥槍口下為他轉移過印刷機。
可彌留之際,嘴里反復念叨著:“不合葬……不做妾……”
1904年的冬天,上海的寒風裹挾著濕冷,直往人骨頭縫里鉆。迎春坊那雕花木窗上,漸漸凝起了一層薄霜,像是老天爺給這煙花之地蒙上的一層朦朧面紗。
18歲的沈慧芝,穿著單薄的衣裳,懷抱著琵琶,坐在屋內。她的手指在琴弦上靈動地跳躍著,彈奏的是那曲《陽春白雪》??蛇@看似歡快的曲調里,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苦澀,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她本是個良家女子,卻因家境貧寒,被狠心的爹娘賣進了這妓院,成了所謂的“三朵金花”之一。在這風月場中,她早已學會了用琴聲來掩藏自己的眼淚,用笑容來偽裝內心的凄涼。
這時,門“吱呀”一聲開了,一個戴金絲眼鏡的年輕人走了進來。他穿著一件洗得有些發白的長衫,袖口處還磨出了線頭,可那氣質卻與這妓院的氛圍格格不入。他在沈慧芝對面坐下,靜靜地聽著她彈琴。一曲終了,他輕輕放下手中的茶盞,緩緩說道:“姑娘的琴聲里,有金戈鐵馬。”沈慧芝微微一怔,抬眼看向這個年輕人。在這妓院里,聽她彈琴的人不少,可大多只是沉醉于那表面的柔婉曲調,又有誰能聽出她刻意藏在其中的不甘與倔強呢?
從那以后,這個年輕人便常來聽曲。他總是靜靜地坐在角落里,從不越矩半步。每次聽完曲,他都會悄悄留下一些錢,輕聲對沈慧芝說:“沈姑娘該多添件冬衣。”在這冰冷的世界里,這個窮書生模樣的男人,讓她心里漸漸泛起了一絲暖意。
日子一天天過去,命運的齒輪卻在這個雪夜陡然轉折。一位清皇室的貝勒聽聞了沈慧芝的美名,重金將她贖走。沈慧芝滿心以為自己終于可以逃離這煙花之地,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了??烧l能想到,在帶她進京的途中,貝勒卻突然暴病身亡。沈慧芝抱著貝勒留下的那箱金條,仿佛抱著一塊燙手的山芋。這箱金條既可能是她的救命稻草,也可能是她的催命符。
21歲的她,懷著忐忑的心情逃回了上海。某天,她被迎春坊的媽媽讀到了門口。那媽媽眼睛里就冒出了貪婪的光,帶來的打手亮亮了手中的刀子,惡狠狠地說:“你這小賤人,還敢回來!把金條交出來,否則有你好受的!”沈慧芝嚇得渾身發抖,她知道,自己這次是在劫難逃了。
就在她感到絕望的時候,門外突然傳來一陣嘈雜的腳步聲。緊接著,門被“砰”的一聲踹開了,史量才帶著巡捕房的人沖了進來。他一把將沈慧芝拉到身后,大聲對媽媽說:“她是我的人,你們誰敢動她!”媽媽看著巡捕房的人,也不敢再造次,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史量才把沈慧芝帶走了。
史量才連夜把沈慧芝藏進了法租界的一處小房子里。沈慧芝驚魂未定,渾身還在不停地發抖。史量才看著她那可憐的模樣,輕聲安慰。沈慧芝看著眼前這個男人,想起那箱金條,便把它推到史量才面前,指甲掐進了掌心,說道:“這些錢你拿去?!?/p>
史量才猛地抬起頭,眼鏡片上蒙著一層薄薄的水汽。他驚訝地看著沈慧芝,那眼神里滿是意外與觸動。打那以后,兩人之間的情誼就像春日里瘋長的藤蔓,越纏越緊,越走越近。
史量才覺得“沈慧芝”這個名字太過普通,便替她改名為沈秋水。他取的是莊子“秋水時至,百川灌河”之意,希望她能有如秋水般豁達、包容的胸懷,也能像百川匯聚成河一樣,擁有廣闊的人生。沈秋水對這個名字很是喜歡,對史量才的情意更濃了幾分。慢慢地,她以身相許,把自己的所有,不管是感情還是未來,都毫無保留地交予了史量才。
然而,在1912年的上海租界,申報館二樓總編室的燈光總是亮到凌晨。史量才為了報紙的內容,常常熬夜奮戰。沈秋水默默地坐在一旁,默默地把湯藥煨在酒精燈上,等湯藥溫了,就端給丈夫喝。
外人只看到史量才執筆為劍,以“敢言全國之先”的銳氣揭露袁世凱稱帝的陰謀。他在報紙上發表的那些文章,言辭犀利,觀點獨到,讓袁世凱很是頭疼??伤麄儏s不知道,報館多次遭槍手圍堵時,是沈秋水扮成清潔婦,從后門把那些血淋淋的真相送出去。她穿著樸素的清潔婦衣服,低著頭,小心翼翼地避開那些槍手的視線,把重要的信息傳遞出去。
“人有人格,報有報格!”史量才在工人罷工現場喊出這句話時,流彈擦著他耳畔飛過。那場面,真是驚險萬分。可史量才毫不畏懼,他站在工人中間,為他們發聲,為他們爭取權益。當晚,沈秋水替他包扎傷口,看著丈夫身上的傷,滿是心疼。
隨著《申報》的發行量一路飆升,突破了15萬份,這影響力太大了。南京政府那邊坐不住了,警告信像雪花一樣,一封接著一封地往史量才這兒飛。
這一天,蔣介石親自召見了史量才。兩人面對面坐著,中間隔著一張檀木桌子,桌上放著一個青瓷蓋碗。蔣介石的臉色陰沉沉的,他突然伸手重重一磕那青瓷蓋碗,只聽得“哐當”一聲,在寂靜的房間里格外刺耳。“史先生莫要忘了,百萬大軍也能開進上海灘!”蔣介石的聲音低沉而威嚴,話語里滿是威脅。
史量才呢,不慌不忙,他扶了扶眼鏡,眼神堅定而平靜,不卑不亢地回道:“申報的讀者也有百萬?!彼睦锴宄瑘蠹埵禽浾摰年嚨?,是老百姓了解真相的窗口,他不能因為這點威脅就退縮。在他看來,為了正義,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他也得闖一闖。
日子就這么一天天過去,到了1925年,西湖邊的桃花開得正艷。那一朵朵粉嫩粉嫩的桃花,把整個西湖都裝點得格外美麗。就在這時候,一座白墻黛瓦的莊園悄然落成了。這莊園,就是史量才為沈秋水精心打造的秋水山莊。
史量才把地契塞進沈秋水手里,深情地說:“這是我欠你的。”原來,這些年史量才一直忙于報業,四處奔波,沒能給沈秋水一個像樣的婚禮,也沒給她一個安穩的家。這秋水山莊,就是他補給她的。
史量才是個很有才華的文化人,肚子里裝滿了學問。他在設計建造秋水山莊的時候,可是花了不少心思。他大量借鑒了《紅樓夢》中怡紅院的樣子,采用了中國園林高超的造園手法,把整個山莊布置得精巧極了。
一進山莊,就能看到精致的庭園,園里的花草樹木錯落有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溪流彎彎曲曲地穿過山莊,溪水清澈見底,能看到水底的游動的小魚。假山也是別具一格,形態各異,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猴子,讓人看了忍不住贊嘆工匠們的巧奪天工。長廊更是迂回曲折,走在上面,仿佛置身于一幅美麗的畫卷之中。
二樓的朱紅色花格窗,沿用了傳統的樣式,簡潔又協調。窗戶一推開,就能看到外面的美景,微風一吹,讓人感覺心曠神怡。除了這些,史量才還特意請了一位琴師來教她操彈七弦琴。
從此,史量才只要一有空,就與沈秋水雙棲于秋水山莊,詩琴相伴,怡然自得。
然而,如詩如畫般的日子容易讓人忘記現實,但當認清現實的那一天到來時,痛的感覺只有自己清楚。
這天,沈秋水正在山莊里散步,突然,一個女人抱著個嬰孩來到山莊要見她。那女人自稱是史量才的外室,還一臉得意地沖她挑眉:“姐姐,如今講究一夫一妻制了。”沈秋水只覺得腦袋“嗡”的一聲,整個人都呆住了。
她看著那女人懷里的嬰孩,讓不能生育的她,心里一陣刺痛。她轉身想走,可心里太慌亂了,一不小心踩裂了裙擺?!八焕病币宦?,那清脆的聲音就像她此刻破碎的心。
新時代,確實是來了。這時代帶著變革的浪潮,也裹挾著無盡的動蕩與不安。
1934年的深秋,沈秋水跪在史量才逐漸僵硬的尸體旁,整個人仿佛被抽走了魂。她眼神空洞,呆呆地看著那些特務們在車座下翻找著什么。不一會兒,他們從車座下找出了《申報》的校樣。那校樣上還帶著史量才的溫度,帶著他為了新聞事業奔波的痕跡。
最后一期《申報》的頭版上,赫然寫著:“民主之魂不滅,報人之骨不斷?!边@幾個字,刺痛著沈秋水的心。她想起史量才生前,為了報紙的公正報道,為了揭露社會的黑暗,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遭受了多少威脅??伤麖膩頉]有退縮過,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信念。
葬禮那日,上海萬人空巷。人們都自發地走上街頭,來送史量才最后一程。沈秋水穿著一襲素白旗袍,那旗袍上沒有一絲多余的裝飾。她抱著史量才送她的明代古琴,一步一步地走上靈堂。這古琴,是史量才花了大價錢從一個古董商那里買來的。
沈秋水在靈堂前坐下,輕輕撥動琴弦,彈起了《廣陵散》。那琴聲,時而激昂,時而低沉,仿佛在訴說著她和史量才之間的點點滴滴。曾經的甜蜜,如今的痛苦,都在這琴聲中一一展現。最后一個音符消散在空氣中,沈秋水突然站起身來,將琴狠狠地砸向火盆。飛濺的火星燙穿了孝幡,發出“滋滋”的聲響。
“知音已逝,留琴何用?”沈秋水的聲音不大,但卻充滿了決絕。滿座的名流們都被她的舉動駭然失色,他們沒想到,這個看似柔弱的女子,竟然會有如此剛烈的一面。
此后沈秋水,把秋水山莊改成了婦孺醫院。那秋水山莊,曾經是他們愛情的見證,是他們的避風港??扇缃?,史量才走了,這山莊對她來說,也沒有了意義。她想,把這山莊改成醫院,或許能讓更多的婦孺得到救治,這也算是為史量才積點德吧。
而她自己,則蝸居在霞飛路弄堂的亭子間里。可沈秋水不在乎,她覺得,只要能有個容身之所,就已經很滿足了。她每天的生活很簡單,早上起來,就坐在窗前,看著外面來來往往的行人,回憶著和史量才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某個雪夜,格外寒冷。護士像往常一樣去查房,發現了一位垂危的老人。那老人就是沈秋水,她手里緊緊地攥著半張泛黃照片。照片上,是申報館初建時意氣風發的男女。那時候,他們年輕氣盛,懷揣著夢想,想要用自己的筆,為這個社會帶來一些改變。照片上的史量才,眼神堅定,笑容燦爛;沈秋水則依偎在他身邊,一臉的幸福。
沈秋水彌留之際,嘴里反復念叨著:“不合葬……不做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