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世界近代化過程中的中國啟迪、中國作用和中國影響
來源/中信出版社
《文化的江山09:世界近代史的中國影響》
作者:劉剛、李冬君
書號:978-7-5217-6938-8
定價:80.00元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時間:2025年4月
【內容簡介】
17—18世紀,當“中國風”吹到歐洲,“中國”便成了歐洲人關注的焦點。
孔子及儒家經典被引入歐洲,孔子被稱為“哲學家”,儒學被稱為“哲學”。歐洲人這才發現,中國人除了有絲、瓷、茶,還有歐洲人所說的那種“哲學”。隨著理性的上升,“哲學”的地位日益提高,以理性取代神性、取代宗教,而與神學平起平坐了。不僅如此,“哲學”還賦予國家絕對精神,使得國家觀念成為絕對精神的集中反映。
作為國家主義的代表,孔子的歷史地位與歐洲的國策密切相關。孔子不但在中國被尊為先師,還成了啟蒙運動中歐洲君王的老師。可一旦歷史的風向從君主轉向民主,孔子就不再是歐洲君主們的選項。他們改以希臘為師,使國家在原來君主制的基礎上,朝著民主化的方向進行改良。在這一轉變中,黑格爾等西方哲學家對孔子和《論語》等東方思想做出了評判。
作者回應了黑格爾提出的中國“非歷史”這一命題,反思謝林中國“非神話”的論斷,回顧了一個中國人對孟德斯鳩的啟示,再現伏爾泰與孟德斯鳩關于中國思想文化的辯論,分析了尼采的精神變形,講述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社會背景中,經歷了軍事革命、經濟革命的歐洲人,在思想文化轉型期,對中國思想、中國文化、中國器物的追捧,以及在思考“歐洲向何處去”的問題時,歐洲人對中國儒學、道學等思想的吸收與評判,分析了在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影響下,歐洲人對國策、國家道路如何做出方向性選擇。
在作者筆下,先秦至近代的中西思想家進行了穿越時空的對話,探討中國古典思想文化對西方近代思想由神權到王權到人權這一發展歷程的影響乃至對西方近代史的走向所起的作用,不僅為了解數百年前歐洲學者眼中的中國提供新視角,還呈現了東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鑒的景貌,同時闡釋了中國歷史與思想文化對近代歐洲主要國家產生的影響,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普適性,揭示了世界近代化過程中的中國啟迪、中國作用和中國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