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李春花 5月24日,首部以南孔文化為題材的新國風音樂劇《南孔》將亮相「第10屆中國·東莞音樂劇節」,開啟千年尋“禮”歷程。
音樂劇《南孔》以南孔祖庭浙江衢州為背景,為孔氏南宗的儒家理想與情懷寫下一卷動人的長詩。劇本由“蒙古國皇太子南下求賢”為引,講述了儒家歷史上為后世津津樂道的“孔洙讓爵”事件,多角度、多層次地描摹出孔子第五十三世嫡長孫——衍圣公孔洙的堅守精神和儒學使命。核心概念的“禮”是儒家思想的政治理想與道德規范,以音樂劇的方式表達南孔后人的家國懷愿與儒士風范,無疑是對中華傳統文化思想精髓的當代價值演繹。
該劇集結了業內高水準主創團隊,深入挖掘南孔精神,共同呈現出這部新國風音樂劇:總導演鐘浩,編劇劉春、作曲呂亮、視覺總監任冬生、造型總監阿寬、舞蹈總監田湉等實力主創集結加盟,共同打造屬于《南孔》的精神世界。
縱觀全劇,除鋪敘與互文外,還運用了虛實相生的表現手法,“銀杏身影”“鐵馬金戈”“江河奔流”,通過文學的筆觸,點染出一個個饒有意味的詩意畫面,由此及彼產生廣闊的想象空間,讓人仿佛置身于南孔文化的歷史長河之中,切身感受到大宗血脈的生命力與精神力。
讀懂人物,進而讀懂南孔。情真意切的人物生命狀態是音樂劇《南孔》的一大亮點。秀娘、真金、柳兒的人物身份各有寓意,皆在龐大的歷史敘事中完成了各自的使命,見證了孔洙的堅守與蛻變,也帶領觀眾參與到“孔洙讓爵”這一個人命運與歷史命運交織的抉擇中來。
此外,劇中巧妙地運用衢州市井百姓群像,為觀眾制造一種市井與廟堂交融的感官體驗,不僅側面展示了宋元交替時衢州城市的人文風貌,也通過南孔儒學與平常百姓的緊密聯系,為孔洙與孔氏南宗的命運抉擇埋下伏筆。
圖:主辦方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