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人都難以拒絕碳水帶來的滿足感,但碳水如果吃不對會讓自己越吃越重。一項由美國哈佛大學等研究團隊在《英國醫學雜志》上發表的隊列研究證實:碳水化合物的質量和來源很關鍵,每天精制谷物及淀粉類蔬菜攝入量增加100克,4年內體重會多增加1.5千克;增加膳食纖維、全谷物、水果和非淀粉類蔬菜的攝入,減少添加糖、精制谷物和淀粉類蔬菜的攝入,則有助于控制體重。
優質碳水會讓人變瘦
研究團隊整合了美國三大經典隊列,共對13萬余名受試者(年齡均在65歲及以下),進行了長達24~28年的觀察,破解了“碳水悖論”——為什么有人吃碳水反而更瘦?
研究證明,總碳水化合物攝入量、膳食血糖生成指數和血糖負荷的增加均與體重增加相關。具體來說,每天僅僅增加100克總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在四年的時間里,體重就會隨之增加0.2千克;而血糖生成指數每上升10個單位,4年間體重竟會增加1.2千克;血糖負荷每增加100個單位,4年內體重也會增加0.7千克。
深究其中,研究人員從碳水化合物形式和食物來源的變化進行了分析,他們有了新的發現:飲食中淀粉、添加糖和總葡萄糖當量的增加與體重增加相關,而纖維、天然糖和總果糖當量的增加則與體重增加較少相關。
此外,攝入等量但來源不同的碳水化合物,對體重增加的影響也不同。經多變量調整后,研究者發現,每日增加100克精制谷物攝入,4年間體重會悄然增加0.8千克;若每天多吃100克淀粉類蔬菜,4年后體重更會增加2.6千克。此外,也有一些碳水化合物堪稱體重管理的“小幫手”,比如:全谷物、水果、非淀粉類蔬菜等,當這些食物的攝入量增加時,體重增加幅度會比較小。替代分析結果也顯示,每天增加一份全谷物、水果或非淀粉類蔬菜,同時減少一份等量的淀粉類蔬菜、炸土豆或含糖飲料,體重增加的幅度會顯著變小。
不同人群間對碳水的反應也不同,對于超重或肥胖人群而言,飲食中這些因素的變化對體重的影響更為明顯。
吃的不對易變胖
飲食與體重密切相關。人們普遍認為,肥胖的流行,是由于吃的過多,動的太少,《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17位學者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肥胖不能簡單視為能量出入不平衡,而認為“碳水化合物-胰島素模型”更能解釋肥胖問題。“碳水化合物-胰島素模型”將肥胖歸咎于現代飲食模式,其特點就是吃了過多的高糖負荷食物,尤其是過度食用精加工過碳水化合物,導致脂肪儲存、體重增加。吃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時,機體就會增加胰島素分泌,對脂肪細胞發送“囤熱量”的信號,減少了為肌肉以及其他代謝活躍組織提供能量。
作者認為,采用“碳水化合物-胰島素模型”,更為關注吃什么。少吃高糖負荷碳水化合物,就會減少機體“囤脂”的動力,進而機體就會減少饑餓感,達到減輕體重的目的,這對于管理和防治肥胖具有根本影響。
飲食還會影響一個人的衰老程度,而一個人的衰老程度往往與諸多慢性病相關。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營養學雜志》上發表的研究論文顯示,高質量碳水化合物、富含纖維的飲食,與減緩衰老相關,最高碳水化合物質量飲食與表觀年齡衰老減緩1.2年相關,最高纖維飲食與表觀年齡衰老減緩1.1年相關。對單獨食物分析發現,纖維、全谷物和水果的攝入量與減緩衰老相關,而蔬菜、堅果和豆類的攝入量與衰老無關。
增加全谷物、水果和非淀粉類蔬菜攝入
到底什么是高質量碳水化合物?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院臨床營養科臨床營養師蔣文靜曾刊文介紹,高質量碳水主要有以下這些。1.全谷物:包括糙米、玉米、黑米、薏米、莜麥、燕麥、蕎麥等,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其他營養素。2.薯類:土豆、紅薯、紫薯、木薯、芋頭、山藥等,膳食纖維含量較高。3.豆類:紅豆、蕓豆、綠豆、豌豆、鷹嘴豆等雜豆,蛋白質占比大,飽腹感強。4.高淀粉蔬菜:南瓜、藕等,含有大量有益健康的多糖。5.水果類:含有大量易吸收的果糖、葡萄糖,還有膳食纖維,適量吃對血糖影響不大。低質量碳水相反,如油炸薯類、添加糖食物、含糖飲品等。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推薦1.全谷物:推薦每天吃全谷物食物50~150克,相當于一天谷物的1/4~1/3。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谷類200~300克。2.蔬菜: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不少于300克的新鮮蔬菜,深色蔬菜占1/2。深色蔬菜是指深綠色、紅色、橘紅色和紫紅色蔬菜。3.水果: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350克的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首選應季水果,每天至少1~2種。4.豆類:雜豆可以和主食搭配食用,發揮膳食纖維、維生素B、鉀、鎂等均衡營養作用,提高蛋白質互補和利用。雜豆類搭配大米做成雜豆飯,豆餡搭配面粉做成美味的包子,蕓豆、花豆等還能做成美味的菜肴。
綜上,我們在制定健康飲食計劃和體重管理策略時,一定要重視碳水化合物質量與來源,減少添加糖、含糖飲料、精制谷物及淀粉類蔬菜,增加全谷物、水果和非淀粉類蔬菜攝入。
轉載請注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記者 || 董超
編輯 || 顏紅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