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快的舞姿、高超的非遺技藝、絢麗的民族風情……正在深圳舉行的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來自云南的特色文化產品,多元民族文化、非遺展示成為展區人氣“法寶”。
“銀銅原材料的價值遠趕不上這手藝的金貴!”烏銅走銀非遺技藝展臺前,來自云南保山的烏銅走銀技藝傳承人婁定穩正手把手帶著一名游客體驗“鏨刻”,小錘敲打著鏨刀“叮叮”作響,刀尖在銅片上勾勒出精致的紋樣。“簡單來說,高溫熔化的銀水嵌入鏨刻紋路的過程就叫走銀,每一件作品都獨一無二。”經婁定穩現場講解演示,圍觀游客無不驚嘆于此項技藝的精絕。
舞臺音樂一響,云南展區瞬間開啟“人從眾”模式,《FUN傣》《哈尼寶貝》《山花》等民族歌舞展演輪番登場,讓觀眾身處南海之濱的深圳,也能感受到七彩云南的民族風情,表演區域圍滿了舉著手機打卡記錄的觀眾。
展區兩側,“霞客行之江山多嬌”“鄭和行之友誼使者”兩大主題展示虛實呼應。大屏上,詩意畫卷生動再現徐霞客游歷云南、鄭和遠洋航行的場景;展區內,“徐霞客”“鄭和”兩位扮演者身著古裝,“穿越”到現場,贈送香囊與游客互動。
“你們能猜出來這是誰嗎?”“看著像一個古代名人!”“鄭和,是嗎?”展區一角的熱鬧氛圍瞬間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在昭通菊滿堂展臺,展臺負責人周鵬飛與來到展臺前的“鄭和”,正在和品嘗菊花茶的觀眾們互動。“云南展區氛圍特別好,花樣多,參觀選購的人多了咱們展商的效益就很好。”周鵬飛說,公司的主打花茶——皇菊花就是深圳“牽手”昭通結出的“果實”,展出期間深受歡迎。
“第一天就收到很多訂單,而且都是大單!”談及參展體驗,首次參展的昆明市盤龍區阿秀文化藝術工作室創始人段殊心情有些激動,開展第一天就收獲不小。段殊介紹,他們將掐絲琺瑯技藝創新改進,并融入云南元素,手藝人現場制作展示,更吸引了不少國內外游客參觀了解,“參展文博會真正感受到了活態傳承的意義,目前談的合作意向涉及代加工、訂購成品等。”
云報全媒體記者 張梅煥 王小羽 高祎祎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 易科彥
責任校對 李鴻睿
主編 林舒佳
終審 編委 陳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