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球商業遙感領域的巨頭MAXAR公司,最新發布的開源商業衛星圖片顯示,5月23日,朝鮮在清津造船廠的港池內,正在對側翻在水中的“崔賢”級驅逐艦二號艦進行打撈,有兩條鋼纜將這艘驅逐艦連接到船廠的碼頭上。
5月21日,在清津造船廠下水時,大概率采用了“側推式”下水法,由于指揮經驗不足,加上作業疏忽,無法確?;_平行移動,以致艦尾的下水滑架先行脫離,并造成這艘驅逐艦傾覆在水中。
當時,朝鮮最高領導人親臨現場,出席這艘5000噸級防空驅逐艦的下水儀式。然而,卻發生了重大的側翻事故,這讓朝鮮朝野上下都感到極為尷尬。
或許是為了搶在國外商業衛星過頂拍攝影像資料并予以公布(軍用衛星拍攝的影像資料一般不會在媒體公開),引發各方的揣測前,朝鮮方面罕見承認了這起事故。
防務觀察人士注意到朝鮮的報紙、電視等官媒,并未公開發布“崔賢”級驅逐艦二號艦側翻的視頻和照片等資料。網絡上關于這艘驅逐艦側翻的CG效果圖,自然就大受歡迎。
相反卻在第一時間,在艦體表面包括它的四周,覆蓋上了藍色的防水油布,隱藏這艘側翻驅逐艦的情景,防止被過頂的商業衛星拍攝到。
這艘驅逐艦的艦體和艦尾,已側翻在港池內的海水中,但它的艦艏卻仍然在船臺上。外界猜測它的龍骨十之八九受損,艙底大量進水,要修復將很困難,或許這艘艦將報廢。
5月22日,朝鮮調查組公布了水下及內部檢查的結果,調查組專家確認驅逐艦沒有船底破洞,體右舷被刮削,通過船尾部分的救生通道流入一定量的海水。
朝中社報道稱,據調查組專家估計,從被淹沒的艙室中抽出海水,讓艦艏離開滑道,需要2至3天的時間,才能保持軍艦的平衡;需要10多天的時間,才能恢復軍艦的側面。
朝鮮調查組專家的調查結果,意味著這艘驅逐艦的龍骨未受損,在抽出艙內的積水,讓艦艏從船臺脫離以后,在這艘艦平衡以后,是能夠修復的破損的側舷的。
雖然朝鮮稱軍艦的損壞程度并不嚴重,宣布了頂多半個月的修復時間表,但是卻遭到了包括戰區在內的國外相關軍事網站的質疑。
因為這艘驅逐艦嚴重傾斜,并部分淹沒在海水中,船臺上的基礎設施可能已經損壞,加上朝鮮缺乏大噸位的起重船只,即便朝鮮能在“10多天”內糾正了這艘驅逐艦,恢復其原始能力恐怕也需要更長的時間。
“崔賢”級驅逐艦二號艦,在下水過程中側翻了。對朝鮮雄心勃勃的海軍現代化規劃將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可能會遲滯朝鮮海軍從近海防御走向遠洋進攻的步伐和節奏。所以盡快將其打撈上船臺并修復如初,是清津造船廠的當務之急。
有軍事知識的網友能夠想象到的是,某些國家的軍用衛星和相關公司的商業衛星,或許都將調整其衛星的運營軌跡,都在盯著朝鮮這艘防空驅逐艦的在清津造船廠內的動態。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朝鮮將很難隱藏這艘驅逐艦的狀況,那些藍色的防水油布,在這艘艦恢復平衡和維修過程中,不可能永遠地遮蔽著。
毫無疑問,這對恢復這艘驅逐艦的平衡和修復,將是極其不利的,總是要掀起它的“蓋頭”來,露出“崔賢”級驅逐艦二號艦的“廬山真面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