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5000噸驅逐艦在下水過程中遭遇重大事故,而當時朝鮮領導人就在現場。朝鮮領導人非常生氣,要求嚴懲責任人,并且定性了幾個重要的責任單位。對于相關人員而言,這大型驅逐艦下水,領導人親自觀看,本來是他們的高光時刻,但是如今卻成為他們災難的開始。被外界稱為“崔賢級二號艦”的軍艦因船尾滑板脫離、船底觸地破孔,導致艦體失衡傾覆,船首卡在船臺上,整體呈“半趴”狀態。不過對于朝鮮而言,他們等來不都是壞消息,還等來了一個好消息。
損壞程度好于預期,朝鮮還有補救措施。朝中社5月23日權威發布消息稱,朝鮮5000噸級驅逐艦傳來好消息,損壞不嚴重,具備快速修復的能力。據報道,這艘驅逐艦剛剛進行到下水階段,船上的電纜、各類武器裝備及大型設備等都沒有安裝,船體整體上處于空殼狀態。據悉這艘驅逐艦船底沒有破洞,更為重要的是龍骨沒有出現大問題。由于很多關鍵設備沒有安裝,所以造成的損失也是相對有限。
對于朝鮮和清津船廠而言,還有一次補救和打翻身仗的機會。對于朝鮮而言,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盡快將發生重大事故的驅逐艦盡快打撈出來,將里面的海水快速清除掉,然后盡快修復船體平衡性,修復被損壞的船舷側等。因為只是龍骨沒有大的損傷,僅僅是外部機構損傷,相應修復難度也不是太大。朝鮮相關部門收到這個消息絕對是非常興奮的,因為他們可以則這起嚴重事故的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
朝鮮自救能力有限,中國幫忙顯得十分關鍵。朝鮮缺乏大型起吊船,打撈船,如何平穩的將這艘驅逐艦打撈出來,同時又防止二次傷害則是一個最為棘手的問題。如果僅僅是把船塢內的海水抽干,那么驅逐艦就會因為自身5000噸的極大自重而導致新的傷害,甚至會導致船體出現扭曲引發龍骨變形的嚴重后果。就算是把海水排空,朝鮮也還是沒有相應重型設備將驅逐艦拉拉上開。
核心設備缺失,核心技術難題短期難突破,朝鮮立足自身很難快速完成打撈任務。衛星圖顯示,該艦已傾覆沉沒,船體大部分浸水,需扶正、排水、修復結構變形,若強行二次下水,可能加重船底損傷。盡管空殼艦實際重量約2000-3000噸,但朝鮮缺乏起吊能力超過3000噸的工程船,僅僅靠自身力量確實很難完成任務。這個時候,朝鮮求助中國幫忙也就顯得至關重要。
中國打撈的核心優勢,技術、裝備與經驗三位一體,全世界幾乎都在使用中國裝備和技術。中國是當今世界大型救援裝備的絕對佼佼者。在海底沉船打撈這方面,我們的裝備和經驗都是值得朝鮮信賴。韓國世越號失事船只打撈就是由中國完成,當時采取了先進的“海底托底鋼梁整體起浮技術”。美國打撈在日本海墜海的日本航空自衛隊F-35A戰斗機,使用的“梵高”號潛水支援船。
2022年,美軍打撈在南海墜海的,美國海軍F-35C艦載機使用的新加坡打撈公司“畢加索”號打撈船也是中國制造。中國在2022年打撈清代沉船時,首創“弧形梁盾構掘進”技術,通過22根毫米級精度鋼梁將8000噸沉船整體包裹出水,全程無接觸保護船體。中國擁有“袋鼠媽媽”船(中部開口打撈船)等定制化裝備,可快速將艦體轉移至干船塢,縮短修復周期。
上海交大研發的“深鰻II號”系統能在300米水深實現鋼纜自動穿引,替代高風險人工作業。這個領先世界的先進技術,曾于2025年成功打撈珠江口“錦澤輪”,作業效率提升60%,可以說實戰能力絕對不是僅僅體現在理論層面。世界上包括美國在內,全世界主要國家都在使用中國的打撈裝備及技術。
中國可以為朝鮮提供全套服務,讓朝鮮這艘5000噸驅逐艦快速修復,快速重新下水,挽回政治顏面。中國可以首先使用浮筒與拖船調整艦體姿態,配合“深鰻II號”穿引鋼纜固定船體。然后調集“振華30”等起重船(起吊能力1.2萬噸)扶正艦體,排水后轉運至船塢。中國憑借全球頂尖的打撈能力,可在短期內助朝挽回政治顏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