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交部網站報道,近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應約同德國新任外長瓦德富爾通電話。王毅祝賀瓦德富爾履新,表示中德關系意義超越雙邊范疇,對世界經濟發展和戰略穩定具有重要影響。中德是全方位戰略伙伴,希望德新政府堅持這一定位,奉行理性務實的對華政策。臺灣問題是中方核心利益,相信德方會像中方支持德國統一一樣,堅定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中德經濟互補、產業互嵌、利益互融,深化互利合作是必然選擇,要防止以所謂“去風險”損害雙方正常合作。
王毅外長這句話的指向性很明確,并切中要害,中德在經濟領域合作多年,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緊密格局,德國的高端制造業與中國龐大的市場和完備的產業鏈相互配合,創造出巨大的經濟效益。如果德國真的按照默茨的“去風險”論行事,對中國企業設置重重障礙,強行“脫鉤斷鏈”,限制雙方正常的經貿往來,也終會損害自家企業和民眾的利益,在接收到中方的積極信號后,德外長主動承諾德方將在歐盟發揮引領作用,推動中歐對話協商解決電動汽車等關鍵議題。
特朗普(資料圖)
德國對華釋放積極信號,其目的自然是希望能夠加強中德合作,求得中方的信任,畢竟現在整個歐洲的處境,都不算太好。因為歐盟作為美國的傳統盟友,但是在特朗普任期之內,美歐雙方之間出現了難以彌補的嫌隙。在外交上,特朗普開始打擊歐盟,而在經濟上,更是絲毫不對歐盟留手,在關稅戰的問題上,美歐之間的談判進展幾乎為0。所以歐盟最近頻頻對中國示好,不能忽視的是,其中一定有對特朗普打中國牌的想法。
但是,怕就怕如今的歐盟,一邊想著要利用中國,一邊還想要自抬身價,不自量力地要去觸碰中國的紅線。比如,不久之前,歐盟的成員國之一丹麥,就主辦了所謂的“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公開邀請了臺灣地區一些人士跑去現場演講,用兩岸問題大做文章。這樣的“行為藝術”,是中方絕對不能接受的。所以,面對德國的示好,這次,中方特別強調了臺灣問題。
特朗普(資料圖)
另據海峽導報綜合報道 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近期的作為被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痛批獨裁,并拿希特勒來類比, 卻遭“德國在臺協會”“以色列駐臺辦事處”等單位譴責。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發聲挺朱,怒批這樣的發言,是赤裸裸地展現出西方根深蒂固的次殖民心態,一種把臺灣視為教化對象的態度,自認可站在道德高地,“對我們的政治現實與歷史理解指指點點”。對于“德國在臺協會”口口聲聲強調納粹歷史“不可輕用”,但她洪秀柱認為,提出歷史警示,恰恰是對這段歷史最嚴肅、最負責的對待。
緊接著,國民黨金門縣“立委”陳玉珍也站出來力挺朱立倫。陳玉珍認為,德國在臺協會是外事結構,任意批評臺灣最大在野黨主席,已經不遵守外事禮儀,屬于介入臺灣內政事務。因此,并不是朱立倫應該道歉,而是德國在臺協會應該道歉。在國民黨執政的時候,現任高雄市長陳其邁曾經批評擔任所謂的行政機構負責人江宜樺是“希特勒”,當時德國在臺協會并沒有任何反應。不得不說,作為二戰的罪魁禍首,德國竟然選擇如此敏感時刻批評朱立倫,實在是令人貽笑大方。
德國新任外長瓦德富爾(資料圖)
臺灣問題作為中方核心利益,也是中德之間的紅線,德國如果真想發展對華關系,那么就應該在這個問題上尊重中方的關切。中方指出就像中方支持德國統一一樣,意思就是說德方更應該在這個問題上謹言慎行。
而對此,德國外長也是非常積極的回應,德國必將堅守“一個中國”的基本原則,中德之間一定會成為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臺灣問題一直都是我們國家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所有想要和我們加強合作關系的歐盟國家,也都必須恪守這一原則,如果德國能夠長期堅持和中國的友好關系,那么以德國在歐盟的影響力,也必將會對歐盟國家產生更多的積極影響,促進歐盟和中國關系的進一步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