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專注終身成長領域的董三自。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恒德不忒。】
老子《道德經》中,有不少違反常理的說法,像是在說胡話似的。
明明世間人性普遍慕強,他卻數次否定強,而推崇弱;
明明所有人都在追求見聞廣博,他卻說什么【多聞數窮】;
不過老子又是被所有智者驗證的大智慧者,可見,他的話,一定有其道理。
要不哲學家們說: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而這句話,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作為得道者,他為何會提倡“知白守黑”呢?
世間如果黑白不明,會不會導致人們是非不分,會不會亂套?
我們究竟該怎樣正確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式,是典范、范式;
忒,是誤差,差錯。
他認為,只要做到知白守黑,就可以成為天下人的道德楷模,就可以做到沒有過失。
黑白,這個概念,有著豐富的涵義。
既有是非之意、也可指善良與邪惡、純潔與污穢、正直與反派……
這里的黑與白,結合語境,顯然與道德相關。
白,有清白、正直之類含義;
這里的黑,怎的也不可能理解成正面的意思!
老子是在教唆我們當壞人,干壞事么?
一位敢于為民眾發聲,直接指出統治者荒謬行為的智者,顯然不能干這事。
或許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這句話。
一是從持身的角度來看。
老子作為悟道者,對自身修養有著極高的要求。
【上善似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矣?!?/p>
老子認為,水,蘊含著上乘的德行;
與萬物無爭,處在眾人都厭惡的低洼之處;
老子提倡知白守黑,是像水一般安靜、無爭、默默包容和化解污垢;
雖然內在德行高尚(知白),卻不刻意展示(守黑);
老子深知,自身的潔白會襯托出他人的污濁,不如像水一樣,把自己放在低處,去托舉他人!
二是從社會的角度來看。
老子認為,世間并沒有單一存在的事物,任何事物的彰明都是由相對的事物襯托出來的。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已。】
已,這里有太多,過分的意思。
老子看來,美和善,固然是好事(知白);
不過當所有人都深刻的了解美與善時,說明世間的丑與惡,已經泛濫了!
老子反對尚賢的原因也在這兒。
因圣賢們喜歡標榜潔白和清高,并且高調地宣揚這些理論,從而獲取人們的尊敬、得到很高的地位,這樣的做法貌似起到榜樣作用,實則也擾動了民心;
這讓民眾心靈浮躁,變得分別心很重,他們爭相效仿圣賢的行為,從而讓社會上充斥著虛偽、矯飾;
因此,要消除這種不良的社會現象,首先從源頭消除這種觀念和行為,從而讓人們回歸更加質樸的狀態(守黑)。
老子的良苦用心,你GET到了嗎?
更多精彩見個人主頁。
心智提升,是人生最重要的成長,貫穿一生。
我們的成長目標是:自足、自洽、自在。
我是專注終身成長領域的董三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