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法即將實施,幼兒園如何推進課程改革實踐?如何開展幼小銜接?5月23日,由重慶市渝中區教委主辦的“學前有法 善育有規”成渝共話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活動在渝中區實驗幼兒園舉行,來自成渝兩地的幼兒園園長、教師代表齊聚一堂,圍繞“學前有法背景下的課程融和育人改革實踐”展開交流探討。
“在課程融合育人方面,幼兒園通過優化課程體系,因地制宜設置了渝悅未來、霧都呼吸、半島藝韻、母城記憶幾大版塊,探究課程融合育人新路徑。”活動一開場,渝中區實驗幼兒園副園長曾雪帶來專題分享《解密幼兒園空間育人——讓環境與課程詩意地棲居》,幼兒園將課程空間化,以兒童視角共創環境,充分挖掘與拓展環境資源,構建起“諧趣雅序”的8D空間,還構建起“三大科技智慧場域”,在有型的“物理環境”中,引發幼兒的學習之趣。
園長們展開深度對話
依托學前教育法的實施,幼兒園如何推進課程改革實踐?在法治背景下幼兒園如何開展幼小銜接? “園長面對面”座談交流環節,幾名園長就此展開深度對話。
“推進課程改革要扎根游戲,游戲是基本活動,讓學習自然發生。”重慶市渝中區實驗幼兒園園長王雪怡表示,同時,要守住零起點的底線,科學銜接需要多向奔赴。還要基于文化,同時一定要鏈接未來,教孩子3年為孩子想30年。此外,教師成長是課程改革的活水,要培養教師團隊。
渝中區實驗幼兒園的孩子們在開展游戲
在重慶市景德幼兒園園長應敏看來,課程改革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游戲是孩子的基本活動。她說,課程游戲化,游戲要和各個學科、生活場景以及自然教育資源相融合。關注孩子的個體差異也非常重要,因此要構建個性化的課程體系。此外,還有關于教師的專業成長。“作為老師,我們要思考三個問題:今天所有孩子的權利是否得到了保障?游戲有沒有保障孩子們學習?今天的決策是否是基于孩子的需求?這樣一些問題的反思,老師的專業一定會得到提升。”
渝中區實驗幼兒園的孩子們在開展游戲
四川省雅安市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園長田川表示,在以后的課程建設中會加大力度把德育工作融入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同時,在課程資源方面,要利用地方的特色,把傳統文化、地方資源等運用到課程中去,讓孩子通過親近自然的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的方式,探究式來進行學習。
渝中區實驗幼兒園的孩子們在開展游戲
“在學前教育法發布了以后,一定要重視育人導向。要培養全面的人,要全面培養人。”重慶市江北區新村幼兒園園長劉靜說,每一個兒童都要尊重,要培養孩子全面發展。因此,在育人功能和育人方式的變革上,要構建培養孩子全面發展的課程,要有滿足兒童個性需求的課程,創新性人才的培養,需要通過個性化的課程來實現。為此,幼兒園在接下來的課程建設中會強化育人價值。
重慶市教科院學前教研員、博士李傳英老師現場點評表示,幾位園長從政策解讀到園所實踐,從問題剖析到經驗提煉,這場對話為破解“學前有法 善育有規”提供了多元思路。
渝中區實驗幼兒園的孩子們在開展游戲
上游新聞記者 秦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